中职数据库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开发---以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10 22:58:38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在开发设计以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为核心的数据库课程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情况,逐步引导学生完成数据库的实践操作,并搭配教学任务和课堂演讲,实现了理论、演示、实践的三维一体教学,是学生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数据库技术的精髓。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计算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采集方式。在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的刺激下,信息的采集更加高效,传输更加迅速,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当中,加快了人类文明朝着更智能化、更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信息化时代对高等教育、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育束缚学生素养能力的提升,无法培育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专业技术能力人才,必须对现有的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综合技术人才。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中,数据库技术起源于 1960 年代,其主要目的是对计算机中的大量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存储、管理与使用。起初,数据库技术广泛应用于大企业或者大型机构,用户处理企业、机构内部繁杂的数据信息。而随着计算在个人家庭中的普及,该项技术在个人计算机中得到大量应用,并在 Internet和内联网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不仅成为现代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情报检索、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基于此背景下,社会对数据库相关的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相对应的我国千余所高等院校也将数据库这门课程列入了计算机、信息类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
对于中职学校而言,也设置了数据库相关的课程。但就目前中职学校的数据库课程教学现状来看,仍停留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下,难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职数据库课程内容陈旧
计算机科学的日新月异,带动了数据库技术的更新迭代发展,但当前中职学校的数据库相关课程的教材未能紧跟数据库技术发展的脚步,更新相对滞后,传授的数据库相关理论知识、应用技巧已经与当前数据库的发展严重脱节,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无法在实际中得到应用,难以应对新信息时代计算机数据库的专业要求。
.........................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信息化时代,网络、多媒体等技术不仅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也被广泛应用教育领域,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改革发展。在中职数据库课程方面,国内关于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较多, 从教学形式来看,国内专家何克抗(2004)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计算机教育应用方面的实践认为,未来数据库课程教育必须重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合理的设计教学课程,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升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
黄荣怀(2009)则深入分析了数据库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混合式学习的理论用,通过对其他教学模式的融合,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了多种学习方式,从而解决了单一学习方式的弊端。于宁(2010)分析了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总结出教学改革的新形式、信内容,并结合中职院校的数据库课程基础教学实际情况,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核心在于合理的运用教学设计来呈现特定的学习内容。
王辉、朱蒙(2017)则重点从管理角度,分析了混合式教学在中职数据库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他们认为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引导教师主动参与改变,通过优化教学计划,提升教学能力,加强考评监管,可以形成学生主动、交互学习的课堂氛围。任军(2017)则在此基础上以高等院校为核心,构建了相匹配的混合式教学策略,通过教学改革在提高了高校教师综合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同时,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部分国内学者则将中职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郭芳(2002)对国内外的教改实践经验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中职数据库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应结合课程内容设立对应的学习情境,通过布置相对应的任务引导从情景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相互协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

第二章  教学课程的开发需求和理论基础

2.1 教学课程的开发需求
从数据库课程本身而言,《数据库技术》这门课程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重要的组成环节。它以 Visual  FoxPros  6.0 为基础平台向学生阐述了数据库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基本结构,掌握关系数据库 SQL Serve2000 的标准语言及相关理论,能够独立完成信息化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工作关系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同时课程本身涵盖了大量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理论和语言知识,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学会熟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从业形式来看,计算机专业一直是高等院校乃至中职学校的热门专业,发展迅猛。同时,IT 业也是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行业,属于国内外人才需求量最大的行业之一。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T 人才的短缺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软件人才层次结构上,水平高的数据库系统分析员和有行业背景的数据库系统设计人员偏少,据保守估计,目前中国市场对数据库技术相关人才的需求每年超过 20 万人。客观来说,中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传统的教育理论型、研究型人才培养上有较大的优势,但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存在层次单一,教学内容滞后,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情况,课程设置陈旧,设施跟不上,使得现在大多数毕业生理论有余,岗位需要的专业应用技术相对不足。许多毕业生、甚至需要较长的培训才能胜任工作,有的甚至还不如参加过短期培训的人员。这种状况最终导致很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所需的数据库软件高端管理职位与数据库基础操作职位毕业生无法胜任,企业严重短缺此类人才。因此开发设计数据库教学课程是大势所趋。
............................

2.2 理论基础
2.2.1 教学设计理论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采用系统性、科学性的分析方法,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研究,一方面从中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设计对应的解决方案和具体实施步骤;另外一方面执行详细的学习评价标准,对最终的教学效果进行正确的评价。教学设计理论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参与教学设计的人员等。不同的教学范围、教学目标,甚至教学设计者对教学设计的认知不同都会对最终的教学设计产生巨大的影响。结合我国中职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中职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分析教学设计所涉猎教学内容,并调研学生当前的知识框架体系,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选择“传递-接受”、“发现式”等不同的设计策略。
(2)“传递-接受”这一教学设计理念,在传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重视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3)“发现式”这一教学设计理念,在“传递-接受”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的课堂中学生主体的实际情况,结合其知识基础,重视知识在传递过程中的迁移变化,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设计的效果。
(4)教学设计理论更多的鼓励教师打破传统教室对时间、空间、工具等方面的限制,设计过程中可以引入现实生活场景、多媒体工具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其学习兴趣,从而利用学习者的主观动机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由此看来,教学设计理论在中职数据库课程教学设计与开发中的影响,即从宏观的角度推动了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又从微观角度对现有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改进。
图 2-1 自主教学设计操作流程图
图 2-1 自主教学设计操作流程图 
.......................

第三章  中职学校数据库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12
3.1 教师基于网络的教学能力及信息化水平.............................. 13
3.1.1 教师基于网络的教学能力................................... 13
3.1.2 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13 
第四章  中职学校数据库课程教学课程开发——以图书馆管理系统为例.... 20
4.1 课程开发原则................................ 20
4.2 实施目标和主要流程................................. 21
4.2.1 实施目标.......................................... 21
4.2.2 数据库课程教学设计流程............................ 23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40
5.1 中职学校数据库课程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和特点................ 40
5.1.1 讲与练相结合................................ 41
5.1.2 课后总结...................... 42

第四章  中职学校数据库课程教学课程开发——以图书馆管理系统为例

4.1 课程开发原则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本文结合中职学校数据库课程教学现状,采用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为项目案例对书库课程进行教学课程设计与开发。首先应确定这个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1)完整实验原则:在开发设计数据库课程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两者相互独立但又彼此联系。因此,课程的开发设计必须保障完整性,解决传统数据库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忽视实践操作的弊端。在实际课程开发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数据库课程的就教学大纲,在理论知识范围之内合理的设置项目案例课程,通过系统化的项目案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并综合分析秉承着创新的精神投入到实践课程当中。
(2)综合性原则:数据库课程的开发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项目案例实践内容之间的联系性,让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综合的运用自己所学到的数据库知识,主动积极的去独立完成教学任务要求,从而确保学生可以熟练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综合能力。因此,本文在开发设计数据库教学课程时,前后教学任务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性。
(3)探索实验原则:所谓探索实验原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使其主动的掌握数据库的相关理论知识,完成知识的转移,建构符合自己发展要求的数据库知识框架体系。同时项目案例内容采用探索式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掌握严禁的科学态度、推力能力,可以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表 3-1 中职学校数据库课程教学现状问卷调查设计及角度分析表
表 3-1 中职学校数据库课程教学现状问卷调查设计及角度分析表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5.1 中职学校数据库课程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和特点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中职学校的数据库课程教学设计与开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调研中职学校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现状,找出了当前中职学校数据库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然后结合中职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实际情况和市场的实际需求,运用教学设计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以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为案例完成了数据库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开发。
当前,中职学校受到高等院校扩招的影响,无论是生源数量还是生源质量都大幅下降,学生本身的基础相对薄弱,且缺少学习动力,再加上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度不高,导致部分学生缺少足够的学习压力,也没有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统“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很难调动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达到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综合性技术人才的要求。因此,在开发设计中职数据库课程过程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其基础知识能力,优化调整教学策略。
5.1.1 讲与练相结合
传统的数据库课程虽然也设置了实践课程,但每周学生的上机时间较短,且没有设置于理论相对应的任务,导致学生在上机过程中,很难结合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完成实践操作,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实践操作就是玩游戏、看电影。对此,本文在开发设计以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为核心的数据库课程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情况,逐步引导学生完成数据库的实践操作,并搭配教学任务和课堂演讲,实现了理论、演示、实践的三维一体教学,是学生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数据库技术的精髓。
(1)现场演示分析: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开发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组,并布置小组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然后由教师现场将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建设的步骤和实际操作进行现场演示,并分析每一个步骤所运用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的目的,已经所实现的结果,便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操作进行融合,从而提高现场教学的质量。通过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的开发设计,一方面确保学生在掌握数据库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实践操作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合作学习实现不同理论知识理解的思想碰撞,进而实现查缺补漏,相互学习。同时,由于中职学生本身的基础能力比较薄弱,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现场的演示分析,可以更为直观的为学生展现数据库这门学科的魅力,让学生更清晰理论知识如何转化为生活应用,从而血水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另外一方面数据库课程本身具有实用性的特点,起源于实际生活案例,但本身逻辑性的特点使其理论知识相对抽象,难以理解。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单纯的书本知识很难学习,更谈不上掌握和灵活运用。因此,借助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的项目实践,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案例当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成为更符合市场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