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搜索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双元能力的中介作用和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20-11-24 20:47:56 论文编辑:vicky
双元能力(探索能力和利用能力)、企业创新绩效与环境动荡性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研究中运用了 274 份有效的样本调查数据,利用统计软件对量表的信效度、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度进行评价,由此检验获得有效的出测量工具和研究中提出的理论假设。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Porter(1990)认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是通过创造获得的,并非与生俱来。这句话充分体现出创新对于国家和企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处于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调整经济结构、增长速度降速换挡的重要阶段。为了确保经济稳定发展,我国政府相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 2025”,以及“高质量发展”等与创新相关的战略举措。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在创新系统中承担着主要的责任和使命。
在越来越开放的环境中,创业企业获得成功非常关键的一步在于获得了有关创新的知识资源,在搜索知识的过程中企业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资源,还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寻找新的渠道,并且实现外部知识资源的内部化,如此确保企业在创新路上稳步前进,提高企业创新效率,进而提高其创新绩效 。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主要通过知识获取竞争优势,表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知识扮演的角色越显重要。现在已经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长久发展已经不能仅仅依靠内部资源的推动,随着时间的流逝企业内部的资源会枯竭、产品会被淘汰,需要更加先进的知识资源开发新产品,说明企业不仅要利用和转化内部已有的知识资源,还要跨越边界搜索异质性的知识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知识基础。由此可见,知识资源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可以通过整合外部搜索到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对未来的行业情况进行判断,以便及时选取相应的举措应对变化。而且企业所处环境一直在发生变化,需要随时对内部知识资源进行更新,避免企业陷入“核心刚性”。因此,企业应当跨越知识边界,从组织外部搜索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利用知识资源为企业提供思路,以满足企业的创新需求。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创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围绕跨界搜索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这一研究主题,引入双元能力为中介变量、环境动荡性为调节变量,探讨了跨界搜索对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主要内容有六个方面,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对本研究的背景进行阐述,找出其研究意义。第二,对开放式创新理论、知识基础理论及动态能力理论进行回顾,其次对跨界搜索、双元能力、创新绩效及环境动荡性等四个核心变量的概念、测量维度以及现有研究进行总结,明确本文的研究目标。第三,对本文中的核心变量进行界定和划分维度,构建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假设。第四,对问卷设计原则、具体内容以及对每个测量变量的设计过程进行叙述,还包括样本的选取和数据的收集。第五,首先用统计软件检验了模型的拟合度以及量表的信效度,其次检验本研究中提出的理论假设。第六,对本研究结论概括总结,据此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最后提出本研究存在的局限与不足的部分,以及对之后的研究展望。
1.2.2 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方法是查阅已有的中外文献,对与研究有相关的文献进行的梳理,获得该研究所在领域的最新情况,更加深入了解当前的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在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Elsevier 等文献检索平台进行相应的中英文关键词搜索,找出与本研究相关性高的文献,对涉及本研究的理论和核心变量的概念进行归纳总结;从整理的文献中找出与研究变量相关、信度和效度较高的成熟量表,以此找到合适的测量工具;梳理出核心变量之间的联系,然后以此提出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方法是根据研究的需要编制相应的问卷调查表,然后对选定的研究对象发放问卷,以此收集研究中需要的数据。本研究翻译国外已有的成熟量表,并参考国内的量表编制,包括跨界搜索、双元能力、企业创新绩效和环境动荡性四个核心变量的调查问卷,并通过网络渠道发放问卷,以此收集到本研究的相关数据,进而检验提出的研究假设。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理论回顾
2.1.1 开放式创新理论
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之前,企业更多的是进行“闭门造车”,只在组织内进行相关的创造,没有与组织外部进行太多交流。创新是由组织内部研发人员先去想创意,然后由生产车间的工程人员将创意转化成商品,转化后的商品由市场营销人员推广到市场进行销售,转换成货币性收益,整个过程不借助任何外力都要依靠自己,Chesbrough 将这种“创新”称为封闭式创新。这种创新行为有很强的自强化能力,容易在组织内部产生“良性循环”,使组织的核心能力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但是宽度会变得不足(杨志强,2009)。采用封闭式创新的组织会非常重视研发,为了确保创新能力不减,对组织的研发活动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为了确保组织内有关创新产品的技术和知识不被传到外部,而对其进行严格控制, 以便组织可以垄断市场获得超额利润。在这段时期内,主导企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都是封闭式创新模式。然而到了二十世纪 80 年代以后,由于组织内部对创新产品相关信息的过度保护,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组织无法突破现在有技术和发明,导致研发效率、创新能力的下降,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创新成果转化率越变越低。此时还出现了另一种现象,一些曾经被企业丢弃的项目被其他企业发展成功,并且还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还有一部分企业选择与外部进行交流,获取外部资源进而弥补了内部研发动力不足的缺点(Chesbrough,2003)。Rosenberg(1990)在研究中发现,企业投资时若不能够利用外部资源将会处于一种劣势地位,并且不利于竞争。
还有一点就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封闭式创新实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企业员工接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研究开发人员的素质越来越高,组织提供的研发环境也越来越好,以至于组织内部有更多经验丰富、高超专业技术的人才,然而其流动速度和比例也不断增加。部分企业研发人员选择自己从事风险性创业活动,在短时间内研发出新产品销售到市场,获得短期的利润。由此导致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化速度加快,内部人员流失的同时技术知识也会流失到组织外部,由于进行封闭式创新而产生的“良性循环”会遭到严重的破坏,企业不再获得垄断利润。此时企业应该获取更多的创意,并且需要加快从创意到商品的转化速度。为了解决现状,企业可以选择从外部招进其他人才,新的人才会带来新的技术。然而技术转变为商品花费时间成本,这段时间需要企业高额投资,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

2.2 跨界搜索的研究
2.2.1 跨界搜索的内涵
最初“跨界”这个词是在 1980 左右,在组织行为学理论的文献当中出现的。跨界搜索(Boundary Spanning Search)最初是由 Cyert 和 March(1963)使用于《企业行为理论》中,指的是跨越组织边界搜寻知识的活动。随着研究的不断延伸,Rosenkopf 和 Nerkar(2001)将跨界搜索的概念应用于战略管理领域,认为跨界搜索是企业通过跨越组织边界搜索并重组外部知识的活动。由于学者的视角不同而出现了与组织搜索类似的概念,如本地搜索、远程搜索、技术搜索和跨界搜索等。
根据已有的研究发现,还没有一致认可的观点去定义跨界搜索。Nelson 和Winter(1982)首先界定出组织搜索的概念,是组织在一个动荡的情境中为了解决现存的问题或者发现市场中潜在的机会,对其内外部的环境进行相关搜索的过程。然而创新过程中也会遇到问题,对寻找解决其问题的过程称为创新搜索。Huber(1991)认为跨界搜索属于组织的学习过程,并在 2004 年以行为科学和组织科学的框架为基础,提出了跨界搜索的概念,是指企业为了解决未来在创新环境中遇到问题,自觉地从外部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March(1991)提出了两种类型的组织学习方式,分别是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并界定了其概念。前者不同于后者,是一种从外部搜索知识的活动。肖丁丁(2013)认为跨界搜索不只跨越组织边界,还要跨越技术和认知边界,通过搜索获得异质性资源,去开发新的市场,寻找新的合作伙伴等方式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的过程。
因此本研究认为,在当前越来越开放的创新环境中,创业企业应该把握机会跨越知识的边界,从外部环境中获取知识资源,将其转化成有价值的资源,并实现其最大效用。
图 2 研究模型图
..........................
 
第 3 章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23
3.1 模型构建.................................. 23
3.2 研究假设.................................... 23
第 4 章 研究设计................................... 29
4.1 问卷设计..................................... 29
4.1.1 问卷设计原则......................... 29
4.1.2 问卷设计过程.............................. 29
第 5 章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35
5.1 测量模型的拟合评价................................. 35
5.1.1 跨界搜索测量模型的拟合评价.......................... 35
5.1.2 双元能力测量模型的拟合评价............................ 36

第 5 章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测量模型的拟合评价
对测量模型进行评估,考察量表中的测量变量是否准确反映了期望得到的概念或因子,是进行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基础。先对测量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对模型中的因子进行识别,删除因子的负荷量较低的因子及相关度过高的题项,根据模型修正建议对其进行修正。
本次问卷量表均采用了相关成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但数据是在不同情景中从调查对象那里获得,而且每次数据收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有必要先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为本文假设检验提供保障。本研究用 MPLUS7.0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主要参考的拟合指标标准如表 5 所示。
表 5 测量模型拟合指数评价标准
...........................

第 6 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借鉴开放式创新理论、知识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构建了跨界搜索(技术知识跨界搜索和市场知识跨界搜索)、双元能力(探索能力和利用能力)、企业创新绩效与环境动荡性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研究中运用了 274 份有效的样本调查数据,利用统计软件对量表的信效度、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度进行评价,由此检验获得有效的出测量工具和研究中提出的理论假设。主要得到了以下的结论:
第一,跨界搜索会影响到创业企业创新绩效,跨界搜索行为使企业的创新绩效得到提高。本研究将跨界搜索分为技术知识跨界搜索和市场知识跨界搜索两个维度,研究发现跨界搜索对企业创新绩效有促进作用。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补充了跨界搜索相关的理论,创业企业技术知识跨界搜索能够使企业现有的技术知识储蓄量增加,有利于企业进行技术方面的创新活动;创业企业市场知识跨界搜索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知识资源,有利于企业进行更多的市场活动。因此,创业企业跨界搜索获取的知识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活动,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
第二,跨界搜索能够影响创业企业的双元能力,促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知识资源。本研究将双元能力分为探索能力和利用能力两个维度,研究发现创业企业的技术知识跨界搜索分别促进企业的探索能力和利用能力,同样创业企业的市场知识跨界搜索也促进企业的探索能力和利用能力。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补充了跨界搜索和双元能力相关的理论,创业企业的跨界搜索行能够促进企业的探索能力和利用能力,企业跨界搜索到的知识可以促使企业使用其探索能力,探索更多的知识资源;促进企业发挥利用能力,将重新整合企业当前拥有的知识资源。因此,
创业企业应该进行更多的跨界搜索活动,促进企业发挥其探索能力和利用能力。
第三,双元能力能够提高创业企业的创新绩效。本研究中双元能力的两个维度探索能力和利用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有促进作用。创业企业运用探索能力从外部环境中探索更多的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企业运用利用能力将搜索到的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开发出新产品、新的销售渠道,进行更多的创新活动,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创业企业的探索能力和利用能力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