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范本代写:高中语文小说课程思政的案例探讨

发布时间:2023-12-30 12:30:57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本文研究发现,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受到教师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影响,以及学生本身对于课程思政的忽视等主客观原因,使得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课程思政没有落实到位。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

教育论文怎么写

“课程思政”的概念自2014年提出,发展至今,已有将近十个年头了。回顾过往,尽管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在不断更新,但要求教育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目标始终未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始终是教育领域关注的核心话题。2014年,“课程思政”理论发端于上海,并迅速在全国各地流行和传播。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就“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强调,提出要完成思政教育的目标,仅仅依靠思政理论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其他课程也需要共同发力,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办好思政理论课,最首要的任务便是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同年,《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对高中思政课程作出了重要规定,要求落实好高中阶段的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大中小幼思政理论的一体化。思政教育和语文学科密不可分。而高中语文作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关键科目,需要承担起思政建设的关键作用。基于课程思政理论指导之下的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应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思想,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优秀接班人。

(二)高中阶段是引导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思政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因而需要一以贯之,持续努力。但同时,在青少年成长的不同时期,其教育影响和作用也会大不相同。而高中是青少年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是孩子完成由未成年走向成年转换的重要节点。因此,在重要的节点时期需要加以关注和引导,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在飞速变化,外界的各种信息也愈发复杂多样。在这一背景之下,尽管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生理方面已经日渐趋向成年人,但在思想方面尚未完全成熟,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和诱惑,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和培养,确保青少年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因而,将课程思政和高中的学科教学结合,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不仅能够实现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也能够更加深入贯彻立德树人工作。与此同时,通过课程思政,学生能够将日常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处理生活中的人际纠纷当中,形成更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在引导学生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养成更加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在教育部颁布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高中语文课程性质做了如下表述:高中语文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借由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渗透思政价值体系,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指导,促成学生的进一步成长。本研究将采用“量”“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客观分析描述当前高中语文小说课程思政的现状,揭示高中语文小说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探究,结合教学案例的研究结果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尝试为我国高中语文小说课程思政的发展与提升提供参考。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通过对查阅到的已有研究报告的梳理,发现国内学者在课程思政研究中,主要是侧重于分析概念与原理层面,对于课程思政的研究不够详细化、具体化。不少研究报告强调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分析后不能提出针对性的实施意见和指导建议。从这个角度出发,笔者处于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一线,在了解高中语文小说课程思政的现实环境和实际困难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课程思政“有名无实”“难以落实”的原因,进而从具体案例设计为起点,深入分析和探讨当前语文小说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希望为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2.实践意义

一直以来,小说体裁的文章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较高,探究课程思政与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融合显得意义重大。通过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提升其审美素养和道德品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于教师而言,教师需要掌握好思政教育和语文教学的度,既要做到知识和技能的传达,也要完成思政教育的目标。因而,探索课程思政和语文教学融合,有助于其重新思考个人教学方式和专业素质,寻求小说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径,在前人经验借鉴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独特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作为近几年新兴的教育概念,不少学者都对其进行解释说明,侧重点各有不同。高德毅等人指出,课程思政的本质并非增加课程或是活动,其核心在于将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和改革相结合,借助显性和隐性的方式实现多方位、多角度育人。[1]邱伟光则认为,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在课堂,应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活动,在把握课程思政的大方向的基础之上,合理规划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2]王学俭和石岩结合新时代的大背景,指出课程思政本质在立德树人,理念是协同育人,结构是立体多元,方法是显隐结合,思维是科学创新。[3]总体而言,学者的论述大同小异,都指出思政内容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教学工作对于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进行引导。课程思政即通过全过程、全方位、全体参与的模式,实现学科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借助思政要素的融入和渗透,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个人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水平。因此,可以说,课程思政与学科教学并不矛盾冲突,两者可以和谐共处,相辅相成。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所指的高中语文小说课程思政,是将高中阶段语文课程中重要的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社会教育与小说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系列具有育人功能的高中语文小说教学模式与方法。通过这些小说案例教学,希望学生在阅读小说、欣赏小说、领会小说的过程中,能提升爱国热情、法治素养和品行节操,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二、理论基础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简述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由马克思提出,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丰富,并在之后的各个历史阶段得到了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1)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具有独特性和象征性,是区别于他人的重要表现。个性要实现充分发展,包括人的内在特质与外在环境各个方面都达到和谐的状态。(2)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马克思对人的主体性作了深度分析,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作用,认为人在后天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主体性意识。(3)人的需要的充分满足。人类之所以不断进步,就在于人在创造需求并满足需求。通过这种循环活动,个人也得到了成长和发展。(4)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全面发展不仅体现在个人的体力、智力等方面的进步,也体现在社会成员的整体发展。(5)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社会关系的存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通过多样化的社会交往,人类逐渐能够从对物件和人的附属关系中解脱出来,实现物质自由和精神自由。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中语文小说教学思政的启示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高中语文课程思政提供了方向。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高中语文课程思政的目标有所变化,但核心本质不会改变,即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思政工作要始终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培养学习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道德修养。(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高中语文课程思政提供了理论支撑。根据中学阶段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高中语文教学思政需要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文化精神的熏陶以及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的就是个体在精神和体魄等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与高中语文课程思政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高中语文课程思政的实现提供了路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教育除了有提升社会生产力的作用,还是推动个人价值实现的独特手段。这与高中语文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相契合的,语文教育活动中天然贯穿着育人的教育元素,思政教育也需要依赖语文素养的提高。由此,二者相互促进,语文教育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方式。

第三章 高中语文小说课程思政的案例分析 ............................ 19

一、案例选择 ................................ 19

二、案例教学分析 .................................. 20

第四章 当前高中语文小说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6

一、高中语文小说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 36

(一)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流于表面 ............................... 36

(二)高中语文小说课程思政方式单一 ............................ 36

第五章 高中语文小说课程思政的策略研究 .............................. 39

一、教学理念角度 ........................................... 39

(一)更新教育理念,融入思政内容 ............................. 39

(二)提高自身素养,做到言传身教 .......................... 39

第五章 高中语文小说课程思政的策略研究

一、教学理念角度

(一)更新教育理念,融入思政内容

教育论文参考

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教师也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潮的影响下,一些教师开始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在学科教学中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从思想道德层面对学生加以引导。这是教育与社会进步的产物,但是也要看到,不少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有思想道德层面的设计,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未能真正推行下去。大部分情况下,仅仅只是简单提到了思政元素,却没有深入挖掘其中的丰富内涵,这就导致学生对于思政教学模块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收获实际有效的结果。故而,我们需要改变原有的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观念,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深度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政资源,并将教学中有关的课程思政内容巧妙融合于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探究的欲望,同时教师要准备丰富素材、完备设计,对于学生观念或者理论再进行点拨,让学生能够有切实的发展与提高。

(二)提高自身素养,做到言传身教

提到“传道授业解惑”,语文教师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语文教师不单单要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担负着培育学生品行,帮助其建立正确三观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的素养不只对学生个人,对整个班级都具有广泛影响。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如何,关键就在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思想政治素养。语文教学,特别是小说的教学,与思政教育紧密相连。如若教师自身就缺乏基本的文学素养,对小说作品的基本常识缺乏准确全面地了解,就难以真正教好学生,遑论是借此进行思政教育了。故而,教师本身必须要充分了解小说作品的各个方面,拥有深厚广博的学识是教学的基础。此外,教师也要坚定政治信仰,自觉学习和掌握最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思政学习贯穿于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在小说教学的过程中,要教导学生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中蕴含的不良倾向,引导学生的思维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结语

近年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而课程思政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正在成为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学科,具有实施课程思政的天然优势。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作为其中重要的一个板块,也应担起课程思政的重要任务。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不仅需要能够打动心灵的教学内容,还应有触及心灵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借助小说作品本身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可以结合作者生平经历来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加强情感共鸣。本研究立足于高中语文小说课程思政的现状,尝试解决当前小说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本文以“高中语文小说课程思政的案例研究”为题目,通过研读已有的文献资料,结合研究者工作实践与听课记录,将研究框架围绕绪论、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课程思政的可行性、两位老师的课堂案例呈现、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课程思政的对策等方面设置。研究发现,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受到教师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影响,以及学生本身对于课程思政的忽视等主客观原因,使得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课程思政没有落实到位。在此基础上,研究者结合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归纳分析,探究出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实施对策,以期为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课程思政推进做出一点努力。

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将理论化的课程思政与实际的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相联系,但是因为本人学术研究能力有限,研究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本研究由于时间限制,只研究了《哦,香雪》和《复活》两个案例,由此得出的结论未必适用于所有小说的教学,尚未形成完整有效、可复制的推广经验。同时,因为研究者以自身工作学校为研究单位,在研究过程中不免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教育论文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