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有机管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11-12-21 08:58:47 论文编辑:硕士论文代写

 

 
摘 要:《老子》一书中蕴含着对社会群体中有机联系及其管理模式的深刻理解。这种有机管理思想不同于以西方逻辑分析思维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对于协调有机体各要素之间关系有特殊的价值。从现代管理角度探讨这种有机管理思想,发掘其现代价值并使之具备可操作性,对于发展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管理理论,提高华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想方法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老子;有机管理;现实价值
Abstract: There is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for the organ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olonies and themanagement model in the book“Lao Zi”,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thelogic analysis thought. This understanding is specifically valuable to harmoniz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actors in the group of the organism.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modern management, the organic management ideology is discussed and its modern operational value has been found.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ing the management theor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improving Chinese business managers' way of thinking.
Key words: Lao Zi; organic management; realistic value
 
现代管理理论的系统研究源于西方,但管理实践活动在各文明古国都早已发端。现代管理理论注重逻辑分析和定量化研究,在涉及对无机事物及其联系的管理方面取得极大成功,但在涉及人际关系这种有机事物联系时,就显现出局限性。人毕竟不是“机器”,也不能简单地看作“经济人”,而是处于各种有机社会联系中的个体。而对有机事物及其联系的研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逻辑分析和定量化方法,因为有机联系的本质特征恰恰在于不可完全分离或割裂。现代管理理论不可回避对有机联系的管理的研究,而有机管理的思想方法又很难在逻辑分析和定量化的框架里寻找。近些年来,国内外学术界都出现了对东方尤其是古代中国管理思想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探求有机管理思想方法的需要和努力。《老子》一书中恰恰蕴含着丰富的有机管理思想,值得深入发掘,以使其在丰富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 有机管理的本质特征
《老子》一书中不能有现代意义上明确的有机管理思想。我们只能根据现代管理理论的范畴体系和规范对其进行解读。首先需要确认的是,《老子》一书讨论的对象是否有机事物,这一点可从书中一系列论述中加以判断。《老子》论“道”,有很明显的生命崇拜倾向,将天地万物看作有生命力的有机整体,比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42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第6章),“道生之,德畜之”(第51章)等等。《老子》中有关“柔弱胜刚强”、“物壮则老”、“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之类论述,也是以有机事物为对象的,因为无机事物的变化和联系并不存在这样的特征。《老子》中涉及的各种变化规律和应对方法,实际上都包含一个隐前提,即适用于有机事物及其联系。由于这一前提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中是人所共知的,不成其为问题,所以才隐而不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需要确认有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样才可以讨论以有机事物为对象的有机管理的本质特征。按照现代科学的理解,可以将有机事物的本质特征大体概括为以下几点:①有机事物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②有机事物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的功能,并能将自身特性通过遗传和习得使后代继承。③有机事物各部分之间存在相互协调的机制,以保持整体的、内在的、动态的稳定性。《老子》中对有机事物的上述特征有一定程度的说明,如“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第16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第10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第16章)等等。《老子》强调“道法自然”,这个“自然”也是具备有机事物特征的,是依其本性而自己呈现出来的状态,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东西。对有机事物的管理,必须符合有机事物上述本质特征。这就意味着,对有机事物的管理不能采取简单生硬的、机械化的方式,不能逆其本性而行,不能割裂或忽略有机联系,不能不考虑到被管理者对于管理者的能动的反作用。我们对于无机事物及其联系的管理,比如对机器、物流、信息、能源、非生态自然环境的管理,其目的同方式、手段可以是直接相关、协调一致的。而对于人、人群以及各种社会有机体和精神有机体的管理,很可能要采取与达到直接目的看似相反的方式和手段,以相反求相成,这就是“反者道之动”。对有机事物的管理,还要考虑到有机事物自身的生命力,留给被管理者充分的生长空间。如果用简单生硬的方式规定有机事物的存在状态边界和数量特征,不仅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会造成作为管理对象的有机事物的反抗。所以《老子》中才强调“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11章)、“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第15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第4章)。《老子》强调“有生于无”,正是看到了“无”中所蕴含的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创造潜力。对有机事物的管理需要一定的规则、章法、程序,《老子》中将其概括为“道”。自古以来,学者们对“道”的含义做了各种诠释。有人将“道”看作天地本原和宇宙秩序,是生成万物的东西。甚至有学者将其附会为宇宙生成的过程。对此冯友兰先生早就提出过批评意见,冯友兰先生认为“有生于无”不属于宇宙发生论,它与时间、与实际没有关系[1]。《老子》中以“道”作为最根本的思想范畴,本身有深刻寓意。“道”的本意是在头脑支配下有目的的行走(这从“道”的象形字中即可看出)。这里注重的是“走”的过程和程序。《老子》中又强调“道”是无名无形的东西,“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第21章)、“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第14章),这实际上是去除了人们对实在道路的体验,而只保留对“走”的过程和程序的体验。总之,按照一定规则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再做什么,这种事情本身决定着有机事物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方向与结果,这就是“道”。人们行走中有“道”,其他处理各种有机事物联系的活动中也各有其“道”。对有机事物的管理就是悟“道”的过程,即揭示和把握自然之“道”,使人们的实践活动符合和顺应自然之“道”,从中概括出相应的规则、章法和程序。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将“道”理解为“道路”(德文为weg,英文为way),兼具途径、方式、方法等含义,这是有一定道理的[2]。不过,“道”毕竟是操作层面的东西,而用言语能表述的规则、章法和程序只是传“道”过程中入门的向导。《老子》一书中强调“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这个意思。有机管理与对无机事物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前者强调悟“道”,而后者并不强调这一点。“道”与管理主体的悟性直接相关,这意味着有机管理的水平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知识的积累,而是取决于领悟的深度和掌握的熟练程度。《老子》中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第48章),就表明了这种倾向。总之,有机管理要考虑有机事物的联系方式和演化规律,采取与之适应的管理方法。这是理解有机管理基本原则的思想基础。
二、 有机管理的基本原则
有机管理是一个相当广泛的领域。有机管理的具体方法也是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有关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大量典籍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有机管理具体方法,值得发掘和整理。这里只强调《老子》中提出的涉及有机管理的若干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对于进一步研究有机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引导意义。《老子》中提出的有机管理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无为而治《老子》中多次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似乎给人以无所事事反而会尽享其成的印象。有些人强调“无为”就是少管或不管,任其自然,或者认为“无为之治”就是使管理隐蔽化,使被管理者意识不到。实际上,“无为而治”必须以适用于有机事物及其联系为前提,即“无为而治”的对象必须本身能够“有为”。对无机事物及其管理是不可能“无为而治”的。“有为”是人为规定的管理程序,“无为”是合乎有机事物自然本性和规律的程序。从“有为”向“无为”的转化,就是使人为的程序合于自然的程序的过程。因此,无为而治就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有机事物按其自然本性生化发展,使其自动去做应做之事。这里没有强迫和压制,没有生硬的外在束缚,但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有目的的因势利导,充分发挥被管理者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老子》中强调“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2章),“善行无辙迹”(第27章),“我无为,而民自化”(第57章),这里提到的“无为”显然都是手段,而目的仍然是有所作为,使民自化,达到“善行”的效果。2.适度调控有机管理的目的之一,在于使有机事物各部分之间协调动作,保持动态稳定,防止物极而反的倾向。《老子》中对这一点给予了充分关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4章),是很典型的有机管理的调控措施。“功遂身退”、“知止不殆”、“为而不持,长而不宰”(第10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5章),都是在强调适度,强调一种分寸感。“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9章),则是对过度追求的警示。体现在为人处事方面,《老子》中提倡“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第58章),这样才能生存于社会有机整体之中而进退自如,不致招来无谓的对抗和压力。《老子》还特别提到“无欲”的重要性,这里“欲”指超出有机整体自在本性的非分欲望。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第12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46章)。作为适度调控的一般原则,《老子》中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77章)。人之所以会损不足以奉有余,正是有私有欲的缘故,因而导致有机事物运行失控。3.相反相成相反相成作为有机管理中可能采取的特殊手段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采用并取得预期效果的,只有当作为被管理对象的有机事物自身存在物极必反的可能性,那么管理者采取与目的看似相反的措施,才会达到预期的“正”的效果。“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第36章),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言的。《老子》中还强调很多事物发展到极端都存在相反相成的关系,如“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第41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45章)、“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第58章)、“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第76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78章),等等。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柔弱胜刚强”中的“柔弱”仍然是手段,是以柔弱来化解刚强,使刚强变为柔弱,然后“柔弱”的一方才能战胜“刚强”的一方。如果忽略了这一前提,忽略了这一原则仅适用于有机事物及其联系的特定情况,那么“柔弱胜刚强”的事物是不可能发生的。4.平和心态为保证有机管理的顺利进行,管理者应能够管住自己的心态,适时加以调控,通过有机联系影响被管理者,使之按照管理者预期的方向发展。《老子》中强调“无欲”、“无私”、“不争”、“守信”、“致虚极,守静笃”(第16章)、“不自见、不自是、不自矜”(第22章),看上去是在讲道德修养的境界,但同时也是讲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管理者本身自以为是,居功自傲,听不得反面意见,就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管理者如果私欲太重,逞强好胜,心态浮躁,就难以团结众人,难以服众。《老子》主张“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第28章),“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第38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第66章)。这里主张管理者主动地取柔弱、暗昧、卑下的态势,实际上有一个隐蔽的前提,就是管理者这样做会产生一种示范和引导作用,使被管理者互相影响,如百川归海一样趋从,形成一股势头,从而摆脱困境,取得整体上的进步。当然,要具有这样的心态是不容易的。《老子》中描述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第20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第41章)。一个好的管理者要把握有机管理之道,必须从庸俗见解中摆脱出来,清醒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5.道法自然有机管理具体方法只要合乎有机整体自然的本性,就能够避免或减少失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老子》中所谓“道法自然”,或者说是以“自然”为师。《老子》中提到“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64章),正是对“道法自然”的诠释。值得注意的是,《老子》中提出的有些观点,从今人的眼光看似乎过于保守,如“不敢为天下先”(第67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第73章)。实际上这是在有机事物相互联系的背景上,强调管理者谦恭自制,不要贸然行事。有机事物复杂多变,所以《老子》中强调“慎终如始”。有机事物的变化可能出现“小事端酿成大变故”的情形,所以要强调“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第64章)。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网”其实就是“人网”,就是人际复杂的有机联系网络。“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第63章),正是从人际有机联系中概括出来的相当普遍的现象。然而所有这些论述必须放到有机事物相互联系的背景上去理解,才能充分体现“道法自然”的特征。从管理者行为角度,《老子》中提出“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磔?,希有不伤手矣”(第74章),这正是对违背“道法自然”原则的人们的告诫。《老子》中提出的有机管理的有些原则,从今天角度看已不再适用。比如强调“小国寡民”的思想,强调“愚民”政策,提出“智慧出,有大伪”(第18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第19章),这些观点都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老子》成书的时代是生产力比较低下的时代,当时的有机管理以尚不成熟的自然经济和相应的社会形态为对象,难免提出一些在今天看来难以理解的近乎极端化的对策。然而,《老子》中对有机管理的一般性论述,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我们应该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同那些落后过时的东西仔细地区别开来,避免做出简单化的判断。
三、 有机管理的现实意义
当代管理科学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如何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或者说是有机管理与无机管理的关系。在现代生产和社会活动中,这两个方面交织在一起,呈现日益复杂的格局。管理科学方法中逻辑分析与定量化程度的增强,往往以增加管理中“物”的因素的比重,或将人的组织行为“物化”为前提。而人际关系的有机联系特征则往往通过更隐蔽的方式展现出来,体现为管理中一些难以确定和控制的因素,这一点在我国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缺乏对历史上有机管理思想的整理和深入研究,人们往往只看重从国外引进源于西方文化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有深厚传统文化积淀的社会现实生活中,这就难免使传统的有机管理思想的某些积极成分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反而使其消极因素产生了本该避免的影响。因此,通过研究《老子》中的有机管理思想,用其中的原则和方法分析现实的管理活动的得失,是有重要现实意义和价值的。按照《老子》中强调的“无为而治”的原则,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相当多的管理活动远没有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很多企事业单位管理热衷于引进各种可以编码处理的量化管理方法,加强人为管理的因素。但如果人为规定的管理程序和机构的增长并不能带来管理实际效绩的同步增长,管理活动的价值就会自然降低,进而带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的紊乱和效能的低下。因此,仔细设计管理体制、程序和方法,充分发挥被管理者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力求用尽可能少的管理成本达到尽可能高的效益,至少在某些方面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应该是管理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按照《老子》中强调的“适度调控”的原则,应该注意研究如何确定有机整体各部分相互协调的机制和相互适应的边界,避免其中某些部分过度的表现和扩张。无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需要在“知止不殆”上达成共识,形成社会有机体内普遍的文化心理氛围。金字塔型的管理体制,往往赋予企事业单位高层决策者过大的、难以制约的权力。如何使管理体制具备有机联系的特征,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生活在有机协调的机制之中,能够产生“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效果,同样是管理科学研究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相反相成”是有机管理中难度很大的方法和手段,把握“物极必反”的规律需要深刻的悟性。管理者应该自觉意识到,当被管理者依其自在本性可能出现向极端发展的倾向时,或者当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存在相互制约甚至对抗的关系时,简单的压制和顺应都可能导致失控的结果。为求得团结和共存,可能要采取适当的斗争,以斗争求团结。为求得与强劲对手竞争的胜利,可能要采取适当的柔性策略,以换得时间和空间上的主动地位。古代“相反相成”事例有许多是纵向的,即“正因反果”或者“反因正果”,有时间上先后顺序。而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可能造成横向的“相反相成”,即相反因素居于同一有机整体之内。有些人的性格和行为本身就是矛盾的产物,更应从管理角度慎重对待。在《老子》成书的时代,有机管理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其心态也同自然经济的恬淡闲适相适应。而现代的有机管理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简单地讲“无欲”、“无私”、“不争”,显然有不合时宜之处,然而《老子》中强调清醒的自我意识和严格的自我约束,保持清净平和的心态,至今自然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对于正在经历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管理者而言,由于历史上缺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与法制的充分发育过程,管理者很容易面临人欲和物欲的巨大诱惑,追求急功近利,讲究物质享受,呈现浮躁心态,在自我表现的过度张力作用下草率做出决策。在这个时候,重温《老子》一书展现的平和心态和“道法自然”的准则,将会给现代管理阶层以深刻的启示。《老子》这部著作实际上是以当时的管理者为阅读对象的(是以圣人为榜样的)。这不仅是由于当时只有社会的管理者才有阅读能力,也是由于只有这些人才能亲身实践书中提出的行为准则。作为有机管理的思想源泉,当代的管理者应该充分理解《老子》这部书的思想价值和良苦用心,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这对于提高我国管理科学的水平和管理阶层的实际能力,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近些年来,《老子》中的有机管理对现代管理理论的价值,已经为国内外许多企业家所认识,其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及实践过程中已经得到应用,“刚柔相济”、“不争而善争”、“反者道之动”等作为科学管理手段或策略被广泛用于企业管理中。至今,《老子》成了其译本数目仅次于《圣经》而广为传诵的圣书[3]。日本企业界将《老子》一书视若珍宝,比较普遍地用于企业管理及其实践活动之中。美国人在《未来的行政首脑》一书中引用老子的“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用以说明管理者“道法自然”的必要性。美国人的研究表明,日本人的管理比美国更加富有艺术性,这与日本企业重视对老子为代表的东方管理文化不无关系。被国际企业界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的经营秘诀,可以归结为“以人为本”、“无为而治”及“适度调控”。他认为智慧和力量在员工之中,领导不应该越俎代庖。自己应少些“为”,让员工多些“为”,也就是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并且充分信任员工。“无为而治”等词句,被许多企业领导作为条幅挂在办公室里,其中包括著名的贝尔实验室。还应看到,虽然有些现代管理理论并非直接受到《老子》一书的启发,但同老子的思想有契合之处。两相比照,也将有益于我们对有机管理的理解。实际上,《老子》一书中有关“无为而治”、“适度调控”、“相反相成”的观念,与现代管理思想中“授权”、“均衡”或第五项修炼中的“系统思考”、“剥夺主宰”等等是不谋而合的。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的现代企业管理新观念之一的“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企业之“道”。企业管理中需要有组织战略、体制、结构、规章等“可道”的硬件,还必须要有共同的价值观——企业文化,这是“不可道”或“非常道”的。通过对世界著名公司的研究已经充分表明,企业文化作为软件,对硬件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美国著名企业管理学家沃特曼和彼得斯在《成功之路》一书中也强调了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成功的极端重要性。《老子》中的有机管理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宝贵文化遗产,同时又具有跨文化的普适价值。从现代管理角度探讨这种有机管理思想,发掘其现代价值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不仅有助于发展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管理理论,提高华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想水平,而且对整个管理科学的发展都有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16.
[2]张祥龙.海德格尔与中国天道[M].北京:三联书店,1998. 476.
[3]邓红.老子的管理思想与现代领导艺术探析[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