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社会网络的工程项目内部知识转移

发布时间:2012-10-25 10:03:03 论文编辑:ya6310

1.社会网络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具体来说,社会网络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主要作用在知识源获取阶段,即知识需求者和知识提供者是通过嵌入社会网络的知识市场联系起来的。Davenport指出,企业中存在一种内部的知识市场,互惠、名声以及兴趣在这一市场中起着支付机制的作用。建筑工程项目部可以看成是一个临时性的松散组织,在该组织中,员工之间、各部门之间的信任关系,是知识市场顺利运作的必要条件。由于在项目组织内部,一部分人拥有较多知识,具有知识优势;而另一部分人因工作需要某种特定知识,产生知识需求。这样,知识拥有者所具有知识的差异性、对知识的需求以及知识的流动性构成了知识市场存在的基础。
知识市场不是一个独立自我运行的系统,而是复杂社会子系统。经济社会学家Richard Swedberg认为,市场在本质上更是一种社会子系统,其背景的复杂性,其与社会其它构成部分的互动和关联,都远远超出了供求和价格关系的范畴。社会网络对知识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2.嵌入社会网络的企业知识转移过程
 

许多学者基于对知识转移过程的职称论文发表价格现实考察,提出了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其中较为著名的是Szulans-ki提出的4阶段模型,他将知识转移整个过程分为开始、执行、跃迁、整合4个阶段 。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工程项目内的知识转移包括5大阶段,即搜寻、识别、实施、调整、整合等。
 

2.1知识源搜寻阶段
知识转移始于知识需求。对于需求者来说,搜寻职称论文代写发表费用可能发生转移的知识源自然也就成为了知识转移过程的逻辑起点。
 

2.1.1知识源搜寻途径
当项目组织中的个人或组织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了知识需求后,他们便通过嵌入社会网络的知识市场来寻找所求的知识源,然后以知识交易的形式实现转移。项目组织内个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是该市场顺利运作的必要条件。项目组织在形成的时候就考虑过知识互补的因素,所以知识拥有者之间的差异性和成员对知识的需求构成了知识市场的基础。一般来说,项目组织内部知识市场是以潜在的方式存在的,它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知识需求方。指为了解决问题而寻找有知识的组织或个人,所寻找的知识能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完成任务,或者提高他们的判断力或技能。
(2)知识供给方。指掌握了某些方面知识的人,这些人用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来换取报酬,或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
(3)交易契约(经济或心理契约)。由于知识的交换,交换双方产生了财产与契约承诺,知识的需求方向供给方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或信任、友情等其它形式的隐性契约补偿,这构成了交易成本。如果交易成本过高,交易契约就不会达成。


2.1.2知识搜寻模型
通过嵌入社会网络中的知识市场,知识需求方的理性选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虑搜寻的目标知识源,二是考虑知识的交易成本。而知识的转让方,从理性人的角度考虑,不可能在付出知识时不求任何回报。因此双方之间存在着一个谈判的过程。知识源搜寻包括发出请求和应答回复两个基本过程,它们是通过知识市场这个中介媒体或信道连接起来的。


2.1.3知识搜寻影响因素
知识搜寻过程中双方之间关系的影响因子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任是知识转移得以高效进行的重要基础。这里的“信任”是指在特定情形下对他人可靠性的判断。出于信任,人们才会合作,才可能创造共赢的局面,因为知识交易必须在得到必要的监督保证之后才能进行,所以信任可以降低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交易成本。诸多实证研究表明,如果组织成员之间信任度较高,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就会得到加强,在这种良好的环境氛围中,知识自然更容易实现转移。
(2)文化。一个人文化的形成受到很多层次文化的影响,主要包括国家的、民族的、组织的、家庭的等不同文化。知识搜寻双方文化上的差异会直接影响沟通的效率,并可能导致知识转移效率低下。
(3)目标。知识转移双方在目标上的一致性也是知识搜寻成功的关键。如前所述,社会网络对知识市场有着显著的影响,从社会网络角度来阐释知识搜寻,要受到以下几个重要关系因素的影响。网络位置,指在结构上处于相同地位的一组行动者或节点的结构性特征。简单地说就是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地理位置,如处于“结构洞”位置的个体和其它位置的个体在获取关键信息知识的控制力上存在较大差别。占据“结构洞”位置的学习者总是会比其他行动者更加及时地获得重要信息,加上其它间接联结的企业只有通过位于“结构洞”的企业才能实现相互间的信息传递,这就使得位于“结构洞”的企业还可以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筛选,更好、更快地获取那些有利于企业创新活动的信息,并根据需要在不同的群体中进行传递,以促进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网络密度,指网络中一组行动者之间关系的实际数量和其最大可能数量之间的比率。如果网络密度过低,意味着人与人关系淡薄而且与之有关系的人数少,均不利于知识转移与共享。同样,网络密度过高,意味着网络形态更加封闭,与各方联系的“结构洞”较少,不利于企业知识的流动和汲取;联结强度。社会网络的联结有强弱之分,强联结的建立通常源于个体间长期的合作关系以及情感互动,反映了彼此间长期联系形成的信任和了解;弱联结是企业间建立的一种偶然的、疏远的、多样的、低强度的联系。正是基于以上特性,使得双方都有其独特作用。弱联结可以提高显性知识传递和扩散的范围,强联结可以降低隐性知识学习的风险,并获取关键技术。


2.2知识识别阶段
知识转移中的识别主要指,识别可以满足对方要求的嵌入在情景之中的知识。一般来说,对知识的识别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即知识情景识别和知识内容识别。


2.3知识转移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以知识流动为起点。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流动,并且双方还会因此而建立起一种特别的社会联系,这种社会联系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一定影响,如果过程顺利,则是正面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负面作用。另外,发送者还会对转移的知识进行调整,以适应接受者的需要。知识转移的实施阶段会受到发送方的传授能力、接收方的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干扰,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知识发送方来说,分别是知识本质、转移方法和传授能力;而从知识接收方的角度看,则是学习意图、吸收能力及回馈系统。


2.4知识转移调整阶段
知识转移并非一次性的静态转移,而是不断修正和调整的动态转移。因此调整阶段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接收者对转移的知识进行适应新情景的调整;二是知识反馈,即当发送者转移给接收者的知识与接收者的期望不一致时,通过反馈这个环节来进行完善,以消除或减少偏差,达到知识的有效转移。


2.5 知识整合阶段
知识接收方如果不能加以吸收利用,就不算是真的转移成功。知识吸收实质上就是知识整合。知识整合在整个过程模型中有深层含义,它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因为知识接收方必须将获取的新知识与过去所积累的知识加以整合与重构,这就包含对组织成员过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行修正,它是组织知识应用的结果,将结果转换成组织例规,进而改变组织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