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硕士论文范文5篇

发布时间:2018-11-18 15:52:11 论文编辑:lgg
本文是一篇建筑工程论文,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建筑工程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建筑工程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产业发展环境和产品购买者的深入研究。(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建筑工程论文,供大家参考。
 

建筑工程硕士论文范文篇一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的起缘
秦人始祖原为我国远处边陲之西戎,“秦之先帝,颛顼之裔”1。秦人对自己历史的正式记载从文公十三年(公元前 753 年)才出现,之前史料为追记。后襄公护送周王有功被封诸侯,随后秦由西东进,从迁都于汧开始,六次迁都,秦从小诸侯国发展到春秋五霸之一,战国西部强国、大国,最后定都咸阳,邦富兵强,孝公、惠文王百余年征讨公伐,秦始皇十年间吞六国而统一全国,实现了诸侯王梦寐以求的千年霸业,结束了自春秋以来列国相争的分列混乱局面,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对后来我国历史进程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秦代宫殿在我国古代实属罕见,自夏、商、春秋、战国,都未能与之相比。大朝宫殿雄伟壮丽,离宫别馆数量巨大,文史津津乐道。近些年考古发现秦都雍城宫殿五进院落相连,形成“三朝五门”;咸阳城更是经历 150 多年不断建设,历代增修,宫殿、宗庙数百座;秦始皇即位,在咸阳旧城基础上,规划新朝宫——阿房宫,同时还在进行长城、秦始皇陵等惊人的巨大工程。尽管杜甫在《阿房宫赋》中是在借“秦灭”讽今,司马迁在《史记》中借“史”谏言,但其中对阿房宫、对秦的描述,一方面使得阿房宫、秦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一方面描述也是有根据的,并非空穴来风,同时,也使得后人对阿房宫的想象历朝历代从未停歇。据文献记载,阿房宫之范围相当广大,又因秦始皇欲在咸阳旧城的基础上扩建、新建,并统一规划,形成前所未有,空前绝后的大型宫殿,“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2,但由于其年代久远,历经“磨难”,确切情况已难考证。
……….
 
1.2 研究的范围
 
1.2.1 时间范围
关于秦的发展,笔者将秦的发展主要分成四个阶段:西周时期秦开始出现,其状态为赢秦部族,后被封为诸侯,可以与其他诸侯互通,此时只能谓之“秦”;至春秋时期,秦频频迁都,逐步发展成春秋五霸之一;战国时期发展成为强国,此时亦谓之“秦国”;战国时期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秦王朝,此时应谓之“秦朝”。不同时期秦宫殿建筑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与特点,本文在研究秦发展史的基础上,对重要节点,重要宫殿进行研究,如雍城之宫殿,咸阳城之宫殿。在此基础上,由于秦朝历时仅 14 年即灭亡,关于秦朝宫殿建筑特点还需对“紧随其后”西汉宫殿建筑研究作为辅助,而且汉代研究资料较多。故可以之作为辅助,西汉的宫殿建筑也纳入研究范围。
……..
 
第 2 章 秦宫殿建筑研究
 
2.1 关于秦发展之研究
在对秦宫殿建筑研究之前,捋清秦的发展史是必要的,因为,秦宫殿建筑发展是随秦的发展而发展。然而说起秦,人们一般会想到春秋五霸之强秦,战国时秦始皇灭六国,在中国历史上首次统一全国,建立第一个帝国。但实际上,秦的发展,从赢秦部族开始,逐渐发展成强大秦国,自西东进并最终完成统一全国之大业,建立秦朝,其发展横跨西周、春秋、战国、秦朝四个时代,历经将近 7 个世纪之久。秦所处阶段不同,秦的实力不同,所迁众多都城中宫城建立目的不同,都导致秦宫殿建筑呈现不同的状态(图 2-1)。鉴于秦发展的特点,对秦发展的深入研究,能够更好的指导对秦宫殿建筑研究,首先在时间上捋清秦发展的脉络,不同阶段与关键节点;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秦宫殿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并归纳总结宫殿发展特点。从而有利于有主线,有重点的进行秦宫殿建筑研究。秦的发展主要分四个阶段,西周时期秦开始出现,至春秋时期频频迁都有所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发展成为强国,战国时期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秦王朝。不同时期秦宫殿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表 2-2)
……….
 
2.2 秦早期宫殿建筑
早在夏都二里头宫城时其宫殿建筑已有三道门,庭院,夯土台基及台上殿堂,庭院及围廊。它是最早有明确规划的宫城,布局严整,但夏商时期离秦过于久远。秦早期已是西周时期,其国小力微,主要受周文化影响,并主要致力于与戎的战争,宫殿建筑简单,且所发掘遗址与相关研究以都城为主,宫殿建筑研究资料甚少。在时间方面,秦早期宫殿离秦发展壮大,形成秦自己的宫殿建筑特色较远。汧,作为都城的时间较短。汧渭之会,有文献记载,秦人刚刚由西东进,国势微弱,建筑简陋,有学者认为,在汧渭之会一带,发现一处两万平方米秦代宫殿遗址,出土“蕲年官当”、“竹泉官当”等瓦当,应是战国乃至统一秦的蕲年宫等四个宫殿所在,但宫殿情况不详,有待考证。平阳,秦迁徙于此是已相对强大,都城规模要相对大一些,宫殿建筑也应有所发展。总而言之,这一时期秦的宫室简单,都城规模小,其宫殿建筑有的仅有一两个,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秦在雍城以前的都城规模很小,建置不完善,这与秦国力有关,也与秦人不断迁都,向东发展有关。雍城是秦进入关中后建立的永久性都城,到雍城后,秦德公建立“雄霸之业”,秦人在此一待就是两个多世纪之久(公元前 677-公元前 424 年),秦国成为春秋大国,统一西部,迎来辉煌时代。雍城的考古工作已经完成,初步确定了雍城的位置与布局等情况,并有学者针对考古及文献等资料进行了大量研究。雍城位于陕西省凤翔县城南,关中平原西部,依山傍水,南为雍水,北为汧山。雍城建筑规模宏大,受周文化影响,按照《周礼•考工记》,布局整齐,形制齐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九经九纬。宫殿建筑华丽,坐北朝南,位于中轴线一侧,宗庙置于对称布置,二者建筑地位相齐,如此秦宫殿建筑首次有了重大突破。雍城平面为不规则方形,西、南城墙保留完好均有 3000 多米,城墙宽 14m 左右,黄土夯筑而成(图 2-6)。
………..
 
第 3 章 秦阿房宫前殿遗址区宫殿建筑研究......... 31
3.1 秦阿房宫背景及概况 ...... 31
3.2 秦阿房宫前殿遗址 .......... 34
3.3 秦阿房宫前殿遗址台基复原 ........ 45
3.4 秦阿房宫前殿地盘划分与布局初探 .... 48
3.5 本章小结 ........... 55
第 4 章 秦阿房宫院落空间推测性研究.......... 56
4.1 规模与尺寸........ 56
4.2 制度研究 ........... 58
4.3 院落组织与布局 .............. 59
4.4 台基南部推测 ........... 62
4.5 院落与建筑的关系 .......... 63
4.6 秦朝宫殿——阿房宫前殿地盘及院落布局设想 ..... 63
4.7 本章小结 ........... 68
 
第 4 章 秦阿房宫院落空间推测性研究
 
4.1 规模与尺寸
对古代建筑的研究中,我们得到的数据是以米为单位的实测数据,是现代的长度单位,我们必须将其折算成古人在设计时使用的长度单位,才能看清其数字之间的比例、模数关系和设计规律,才能有助于我们发现更多研究的线索。无论从建筑单体还是建筑群布局角度,这种折算都有利于我们对其进行更准确深入的研究。张自烈撰《正字通》中记载,“度高深以仞,度短长以寻,度地以步”可见,古代不同的建筑尺度运用不同的单位。建筑群组中包括若干建筑,它们性质、大小、等级不同,度量单位也不同。《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中记载,周代名堂制度,对长单位的说明中,“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筳,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丘光明先生《中国历代度量衡考》中列出历代各种尺长,表明,不同朝代,其单位与现代单位之间的折算关系也不尽相同。
…………
 
结 论
 
秦宫殿建筑随秦发展而发展,论文在对其脉络梳理的基础上,通过重点对重要节点宫殿建筑,包括秦都雍城宫殿建筑、秦咸阳宫宫殿建筑、秦朝宫殿宫殿建筑,进行了研究总结,并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对秦朝宫殿建筑阿房宫前殿建筑地盘及院落布局进行了初步探索,最终结合秦文化,秦的发展状态,等对秦宫殿建筑特点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 秦宫殿建筑早期发展受“在西戎,保西垂”的影响。早期与戎的战争,军事得到大力发展,为秦发展积蓄力量,间接的促进秦宫殿建筑的发展,此时期都城多选于险要之地,秦人与其统治者的重心与理想在于军事,宫殿建筑处于次要地位,简陋,几乎没有发展。
第二, 秦宫殿建筑发展与频频迁都的关系。在秦的发展过程中频频迁都,大多数都城都只经历 50 年左右,最短的汧,只有 14 年(秦朝王朝 14 年,阿房宫 5 年,乃秦突然灭亡所致)。在那个时代迁都是很常见的,有的是被动的,有的是主动的;而可以看出秦的迁徙是主动的,一直向东,东西兼顾,稳步发展,逐步发展到关中地区,统领全国。秦宫殿建筑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步步发展起来,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秦宫殿的特点也呈现出两种模式:1)选址险要,临时都城,规模小,形制低;2)选址宽广,自然条件优越,永久性都城,规模空前之大,形制高。
…………
参考文献(略)
 

建筑工程硕士论文范文篇二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目的和背景
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观是我国的文化珍宝,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并将其中具有科学依据的部分传承发展下去。传统建筑环境观涉及的内容广泛:城市规划、建筑选址、室内环境等方面都所有涉及。现存问题主要是其内容过于繁复庞杂,并且在其中很多玄幻神秘、深奥莫测的理论让人望而止步。我们不否认,在传统建筑环境观中有封建迷信的因素,但这并不是其全部的内容。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中具有科学道理的部分梳理出来,并将其理念应用在现代建筑中,使我国传统的设计理念更好的融合到现代建筑中去,打造具有我国特色的新时代建筑。传统建筑环境观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又漫长的过程,人们对其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全盘否认到现在开始慢慢发掘其现代科学价值。在此问题上,有赖于多位学者在前期的探索。于此同时,由于现代生态环境的恶化、空气污染的加剧,建筑的物理环境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在选择住宅时,不仅要求其具有合理的功能空间、漂亮的造型,更多的要求其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而传统建筑环境观中追求人、建筑、环境三者合一的思想,对营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具有极强的借鉴价值。与此同时,各式各样的研究方法也应运而生。其中,实地的考察和测量,无疑是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因此采用计算机模拟数值,进行现代物理环境模拟,再根据模拟环境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物理环境优化。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的。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传统建筑环境观中有利于营造良好物理环境的设计原则进行论证。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现代科学方法——计算机模拟光环境、计算机模拟风环境,来证明严格按照传统建筑环境观建造的传统民居的物理环境是符合现代物理环境要求的。并找出传统民居中有利于营造良好光环境、风环境的设计原则,以便更好的将其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对现代小区的物理环境分析,主要是为了研究建筑布局方法对光环境、风环境的影响,找出物理环境良好的小区中隐含的传统建筑设计理念。最后得出结论,融合传统建筑环境观的现代物理环境优化原则。以便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环境观中科学的设计理念,为营造更好的建筑物理环境做出初步探索。
 
1.2 研究对象
 
1.2.1 本文传统建筑环境观理念涉及范围
本文所涉及的传统建筑环境观,主要是针对传统建筑的选址、封闭的建筑格局、景观环境所做的分析。本文中选择了两个传统民居作为典型民居分析——北京四合院和福建圆形土楼。北京四合院、福建圆形土楼是我国典型传统民居,二者都是严格按照我国传统建筑环境观来进行设计的,均为封闭式格局,且到现在为止仍有部分居民在其中居住。通过分析四合院、福建土楼内部的风环境、光环境,找出传统建筑观中科学的设计原则,更好的为今所用,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1.2.2 本文现代建筑物理环境理论涉及范围
本文所涉及的现代物理环境研究,主要是指风环境、光环境的研究。分别对单体建筑——聚落——现代小区的风环境和日照环境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其中,风环境分析采用 PHOENICS 软件进行研究,单体建筑的风环境研究以北京四合院为例。聚落的风环境研究以福建圆形土楼为例,分别对开敞状态下、封闭状态下的土楼风环境进行研究。单体建筑和聚落的风环境研究都是针对院内风环境、风速、及居民舒适度三者进行研究的。现代小区的风环境研究主要是对现代常见布局手法的建筑群风环境分析。光环境分析采用ECOTECT软件进行研究。单体建筑的光环境分析针对以下三方面:根据建筑朝向分析各房间太阳直射光量、室内装饰材料的光反射、建筑的三维形体参数对日照的影响;聚落的光环境主要针对建筑灰空间的直射光量与反光量、室内采光情况、建材的颜色对光环境的影响;现代住区的日照环境主要针对建筑的高度与间距、建筑之间的日照遮挡关系、居住区外建筑对内建筑的遮挡情况进行分析。
 
第 2 章 传统建筑环境观与现代建筑物理环境相关基础
 
2.1 传统建筑环境观设计原则
2.1.1 传统建筑环境观要素分析
建筑选址时,要对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等进行总体考察。传统建筑环境观认为最理想的基址所处的环境应该是“靠山面水、负阴抱阳”的。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大多选址是山南水北的依山面水的环境。在住宅选址时,应该河在左边,(左青龙)路在右边,(右白虎),池在前边(前朱雀),山丘在后(后玄武)。如图 4,道路可以用于交通,河流在可以满足居民生活用水的同时,还可以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局部气候。池塘可以蓄水、排污,后山可以阻挡冬季来自北方的寒风,防风保暖。在建筑选址的时候遵循五个基本步骤“觅龙(察看山脉形式)、观水、察砂、点穴、立向”除此之外,还要综合考虑风向、地势、冷暖等因素。传统建筑环境观提倡注意环境的整体性,从整体出发,探寻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人、建筑、自然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因地制宜,返璞归真,使建筑更好的与当地地势、气候、民俗相结合。例如栏式竹楼就是根据西南地区雨季长、地面潮湿多蛇虫的特点设计的,又比如窑洞是根据西北地区干旱少雨的特点设计的,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传统建筑环境观重视地质考察、水质检验。地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这是因为土地中含有氟、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通过光合作用直接释放到空气中。另外土质会对水质有直接的影响,传统建筑环境观中注意考察水的源头、分辨水的品相、流量等,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现代科学证明,土壤、水质直接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如大骨节病、克山病就是因为水土质量不好造成的。
 
第 3 章 基于传统建筑环境观........ 24
3.1 基于传统建筑环境观的单体建筑风环境分析 ...... 24
3.2 基于传统建筑环境观的单体建筑日照环境分析 .... 28
3.2.1 模拟说明 ........ 28
3.2.2 模拟结果及分析....... 29
3.2.3 结论 ....... 32
3.3 基于传统建筑环境观的传统聚落风环境分析 ...... 33
3.3.1 圆形土楼蕴含的传统环境观分析 ....... 33
3.3.2 圆形土楼符合的现代设计原则分析 ..... 35
3.3.3 计算机模拟分析 ....... 35
3.4 基于传统建筑环境观的传统聚落.... 41
3.4.1 福建圆形土楼的光环境概述 ....... 41
3.4.2 福建圆形土楼光环境实测与计算机模拟 ...... 41
第 4 章 基于现代建筑物理环境.... 46
4.1 现代小区的风环境分析 ..... 46
4.1.1 现代住区蕴含的传统环境观分析 ....... 46
4.1.2 现代住区符合的现代设计原则分析 ..... 47
4.1.3 计算机模拟分析 ....... 47
4.2 重庆世纪家园小区日照环境分析....... 52
4.2.1 建筑群布局与日照环境的关系..... 52
4.2.2 计算机模拟分析 ....... 54
第 5 章 融合传统建筑环境观的现代物理........ 62
5.1 传统民居物理环境优化原则 ...... 62
5.1.1 传统民居的风环境优化原则....... 62
5.1.2 传统民居的光环境优化原则....... 63
5.2 现代住区物理环境优化原则 ...... 65
 
结论
 
本文对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观与现代建筑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通过对多个典型案例的风环境模拟分析、光环境模拟分析。用现代科学的手法,论证了传统建筑环境观中的部分观念。证明了传统建筑环境观存在的价值及其对现代物理环境的改善意义,并且最后试探性的提出了融合传统建筑环境观的现代物理环境优化原则。本文主要得出的结论是融合传统建筑环境观的现代物理优化原则。这其中对传统建筑和现代住区在风环境、日照环境方面的改善分别提出了建议。传统民居的风环境优化原则主要是优化总体布局、合理利用冷巷、廊道通风、合理设置天井;传统民居的光环境优化原则主要是通过单体造型与高度的调整、建筑的朝向、中庭的积极作用以及树木的积极作用这四个方面来改善;现代住区的物理环境优化原则主要是建筑朝向、建筑群布局方式的调整,同时,在现代住区的物理环境优化原则中还分析了不同布局方式的建筑群的日照环境特点。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在于传统建筑环境观与现代科学的结合。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来论证传统建筑环境观对现代建筑物理环境的积极意义。因篇幅和时间的限制,文章中还有很多方面研究的不足,尤其在结论方面还略显单薄,只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探索。希望本文能为后来做类似研究的人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振等.生态建筑的技术实现[J].工业建筑.2003.(6):33.
2 汤跃然.曹 波.中国传统民居风水研究——以福建土楼为例.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4-0049-02 .中图分类号:TU-092.8 .文献标识码:B
3 刘加平.建筑物理[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04-109.
4 陈启高.陈启高建筑物理学术论文选集.详论中国传统健康建筑[G] /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建筑热工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编.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74-283.
5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物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202-244.
6 张昕、杨光、詹庆旋.中国传统建筑光环境保护的类型域研究[J].2009.20(4):5-8.
7 谢浩.住宅建筑采光的技术途径[J].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1(5):108-110.
8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
9 乌进高娃.北京四合院的传统环境观.科技与经济 2006 年第 11 期.
10 周允华 项月琴.用于采光设计的光气候研究.建筑科学.1987 年第 1 期.
 

建筑工程硕士论文范文篇三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对包头历史文化的发掘,特别是对包头藏传佛教建筑发展的深入研究,发现从十六世纪蒙古土默特部落领袖俺答汗舍宅为寺,建立内蒙古第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美岱召开始,包头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遍星罗棋布的建立起大大小小众多藏传佛教寺院,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没名召”,足可见当时包头地区寺院之多。这其中有建于康乾盛世,由清廷理藩院直辖,后由绥远将军衙府代管的内蒙古西部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五当召;乾隆皇帝御笔赐名“法禧寺”的乌拉特中公旗旗庙的昆都仑召;目前唯一用蒙古语诵经的乌拉特西公旗旗庙的梅力更召;归化城席力图召席力图活佛夏季避暑的属寺普会寺;在内蒙古革命史上书写过光辉一页,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福徵寺、百灵庙等。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更迭,昔日众多的藏传佛教寺院,今天已经所剩无几,大多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能从一些文献资料上领略其当年的风采。即便那些存留下来的寺院其建筑也难尽人意,亟待保护,面对当今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被遗忘的对象。“在一种世界趋同或一致化的现象下面,有些民族传统文化特色面临着失去其光辉而走向衰落的危险,建筑文化也不例外[1]”。因此,对包头藏传佛教建筑文化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包头建筑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了解,推动包头城市文化的更新与发展。除此之外,在内蒙古工业大学五年的建筑学本科教育让我得以从专业的角度了解一些内蒙古地区的藏传佛教建筑,并让我对藏传佛教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包头作为我的出生地和生活过快二十年的城市,内心总有一种情感想表达一下对这片土地的养育之恩,恰好有这样一个契机,于是就选择了包头的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藏传佛教建筑文化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关于藏传佛教建筑的研究
1989 年吴良墉教授在著作《广义建筑学》一书中首次明确将“文化论”作为一个独立课题提出,并指出面对“世界文化多元与文化趋同现象[2]”要“从比较文化中发扬中国建筑文化特色[3]”并“加强文化自尊,发掘地方文化特色[4]”,之后在中国建筑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藏传佛教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民族建筑,对其研究也起步于 20 世纪80 年代。1986 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的应兆金的硕士学位论文《西藏佛教寺院建筑的研究》[5],文章在作者实地调研所获取的大量资料基础上,结合藏、汉文史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西藏佛教寺院建筑发展的历史和建筑艺术、建筑技术成就,这是国内最早研究藏传佛教建筑的学位论文。其后在 1994 年清华大学的张欲晓的硕士论文《试论西藏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形制的历史演变》[6],概述了藏传佛教自唐代传入西藏后,各个时期藏传佛教寺院的特点及其建筑形制的组成与功能,并重点分析了藏传佛教寺院经堂和佛殿两个基本建筑形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化;1995 年天津大学的张斗撰写了以《藏式佛教建筑研究》为题的硕士学位论文,文章指出“藏式佛教建筑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建筑体系,其分布相当广泛,在我国,相对于中原建筑呈向心辐集状态[7]” 并提出“藏式建筑文化圈”的概念;1996 年北京大学名考古学家宿白教授的著作《藏传佛教寺院考古》全书内容按地域划分为西藏寺院、甘青内蒙古寺院和内地寺院三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一篇文章《呼和浩特及其附近几座召庙殿堂布局的初步探讨》[1]着重对呼和浩特的大召、席力图召和包头的美岱召的三座寺院的六座殿堂平面布局进行初步探讨,为本文研究包头藏传佛教建筑殿堂的平面形制起到了启发和引导的作用;1997 年清华大学的于山水的硕士论文《西藏藏传佛教建筑装饰题材的渊源及含义》提出“藏传佛教建筑装饰的题材有早期的游牧生活方式、藏传佛教和民族文化交流三个重要来源[2]”的观点,本文关于包头藏传佛教建筑的文化源流的研究,就是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展开的。
 
第二章 包头藏传佛教建筑的文化源流
 
2.1 藏传佛教文化的传入
2.1.1 元朝藏传佛教文化与蒙古社会的联系
藏传佛教初次传入蒙古并且在蒙古地方开始传教应该始于元朝。公元 1253 年,忽必烈南征归服云南的大理国,继而又进兵西藏,统一了西藏的十三州之后,将当时藏传佛教萨迦派的领袖萨迦寺第四代法台萨班•贡噶坚赞封为“帝师”,授权管理西藏的政教两权,并将其侄子八思巴带回大都,后封为“帝师”。(图 2-1)八思巴在大都居住多年,深入研究各种宗教经典理论和蒙古语言,后来奉忽必烈的命令创造了蒙古的新文字——“八思巴文”,以此作为翻译宗教经典,传播宗教理论的工具,并成为元朝的官方通用文字。八思巴因为创造了新的蒙古官方文字而深得忽必烈的赏识,所以被忽必烈封为“大宝法王”。同时忽必烈宣布藏传佛教为元朝的“国教”,并颁布了对藏传佛教的保护法令,从此开始支持以密宗为主的藏传佛教,并将萨迦派凌驾于其他教派之上,萨迦派领袖被正式授命管理西藏地方的政教大权。萨班•贡噶坚赞去世后,八思巴继承了其权利,成为西藏的最高统治者,深得元朝重用。元至元十一年,八思巴从大都返回西藏,不久就在西藏去世,忽必烈听闻此消息后,悲痛万分,为了纪念八思巴卓越的功绩,赐其称号“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1]”。从此开始,元朝在朝廷常设帝师一职,而萨迦派的历代领袖多数被尊封为帝师或者国师,这在历朝中都未曾有过。藏传佛教领袖与元朝统治者之间的联系的重要价值意义,“其一,说明蒙古族的上层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佛教,并且开始重视佛教;其二,封藏人八思巴为国师,确立其宗教领袖地位,也是对西藏僧俗统治的需要,说明西藏已经被元代所统治,成为元代的一部分[1]”,为西藏纳入中央的版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藏传佛教虽然在元朝初年就传入了蒙古社会,但是客观的说当时的藏传佛教只属于皇室贵族上层统治者所信奉的宗教,并没有在普通民众中传播,而单纯的依靠贵族在统治中心传播,因此,大规模的传教活动并没有展开,广大蒙古人大多信仰的是主张万物有灵的原始多神宗教——萨满教。元朝灭亡后,蒙古贵族退出中原,逐渐与西藏藏传佛教高层失去联系,因此藏传佛教在蒙古民族中的传播也在元末明初开始中断。
 
第三章 包头藏传佛教建筑特征分析......31
3.1 包头藏传佛教建筑群的空间布局....... 31
3.2 包头藏传佛教寺院殿堂建筑的平面形制....... 413
3.3 包头藏传佛教建筑汉藏兼有的风格造型....... 47
3.4 本章小结......... 82
第四章 包头藏传佛教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84
4.2 包头藏传佛教建筑色彩艺术.... 1004
4.3 包头藏传佛教建筑壁画艺术.... 108
4.4 本章小结........ 121
第五章 包头藏传佛教建筑的文化价值.........122
5.1 民族宗教价值.... 12
5.1.1 民族文化属性........ 122
5.1.2 宗教传播属性........ 124
5.2 文化遗产价值.... 12
5.3 艺术审美价值.... 129
5.4 本章小结........ 133
 
结论
 
“一座城市中现存的文化遗产往往可以构成一部物化了的城市发展史,是城市灿烂文化的稀世物证和重要载体,也是市民与遥远祖先联系、沟通的唯一物质渠道。文化资源的积累是一座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也是一座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文化遗产作为城市文化特征的载体,对它们的保护就是对文化资源的丰富[1]”。包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内蒙古的首城,历史上一度是内蒙古中西部乃至整个蒙古地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弘法中心,原有几十座藏传佛教寺院,现大部分都已损毁殆尽,仅存美岱召、梅力更召、百灵庙、昆都仑召、五当召、普会寺、福徵寺七座保存相对完好的寺院。本文以包头所辖行政区域内现存的七座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为研究对象,运用以建筑学为核心,综合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美学、宗教学等学科中相关知识加以融会贯通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从多元的文化源流,多样的文化表现,多彩的文化内涵,多重的文化价值四个方面来研究包头藏传佛教建筑文化。总结得出如下结论:
1、包头作为蒙古民族主要生活区域之一,位于内蒙古中西部毗邻中原汉地文化圈的山西、陕西,特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特殊的文化氛围,因此从包头存留至今的藏传佛教建筑身上,不仅可以阅读到藏传佛教文化的信息,也可以看到中原汉地文化和蒙古草原文化的烙印。
2、包头藏传佛教建筑在建筑群的空间布局方面表现为既有承袭西藏山地寺院“因山就势”的自由布局方式;又有仿效中原汉地寺院“伽蓝七堂”的规整布局方式;而美岱召作为内蒙古黄教首寺,其容两种布局于一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寺合一”的特殊布局方式。
3、包头藏传佛教建筑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其建筑单体的立面风格造型表现为汉式建筑风格、藏式建筑风格,以及将两种建筑风格融为一体的汉藏合璧建筑风格,这种风格也是继蒙古包之后内蒙古民族建筑的又一经典类型。
4、包头藏传佛教建筑,尽管其立面风格造型呈现出多种形式,但是在主要殿堂的平面上沿袭着传统藏式殿堂“都纲法式”的做法,只是在经堂、佛堂的位置关系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
5、包头藏传佛教建筑通过装饰艺术、色彩艺术和壁画艺术等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多彩的文化内涵,既展现了作为藏传佛教建筑特有的隐匿其中的宗教文化内涵,也展现了蒙古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尤其是在建筑色彩方面包头的普会寺大雄宝殿呈现出的是蒙古族特有的青色,这在西藏藏传佛教建筑中并不多见。
6、包头藏传佛教建筑是包头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蒙、藏、汉三个民族建筑文化交流融合的文化综合体,具有深远的民族宗教价值,深厚的文化遗产价值,深邃的艺术审美价值等多重的文化价值。
综上所述,包头藏传佛教建筑作为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与同为藏传佛教宗教场所的西藏藏传佛教寺院在建筑文化方面,呈现出一种“气韵之和,和而不同,通变则久,若即若离” 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刘明洋.当代西方建筑理论对中国城市文化的影响[J].建筑与文化,2013(2)
[2] 民盟鄂尔多斯市晋陕蒙民俗文化课题组,武洲.走西口—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见证[J].鄂尔多斯文化,2009(4)
[3] 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包头主要寺庙教堂调查[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1)
[4] 陈喆.简析内蒙古喇嘛教建筑特色[J].华中建筑,2005(s1)
[5] 唐孝祥.论建筑审美的文化机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6] 西林.蒙古族的传统色彩观念[J].新疆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7] 王磊义.姚桂轩;美岱召遗存之我见[J].阴山学刊.2003(5)
[8] 张海斌.包头文物考古综述[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1)
[9] 王磊义.五当召的九大佛寺壁画[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1)
[10] 李四龙.中国佛教的民族融合功能[J].中国宗教,2009(06)
 

建筑工程硕士论文范文篇四

 
第一节研究缘起
 
从20世纪初,营造学社开启我国近现代文物建筑维修保护工作至今,我国文物保护意识不断提升,文物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尤其是近年来,全国各地幵展了大量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在维修保护中材料、工艺的选择的模糊性和随意性,使建筑的维修保护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有时与保护的初衷完全背离。为了避免这样的结果,故宫在大修中,特别在材料工艺的选择应用中极为慎重,深入勘察,史料查证,科技支撑,专家论证等是必经的程序。故宫大修百年不遇,亲历大修一线,本人对大修中材料、工艺的选择应用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在维修中,材料与工艺是维修保护工作的基础,虽然《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条例》等都有明确的指导原则,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各因素的考量、权衡、对比、选择等,这个过程远比指导原则复杂。深入理解指导原则是做好维修保护工程的一个方面,通过维修实践,进行科学总结也是促进更好的维修的另一个方面。正如马炳坚先生在《从历代帝王庙维修保护的实践看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的特殊规律》中指出:“古建筑保护维修说到底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不断地总结经验并上升为理论,再用理论指导我们的古建筑维修的实践,这是唯一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所以笔者想通过自己亲身参与太和殿大修的经历,对大修中使用的材料和工艺进行梳理整理,并结合历史维修、重建情况加以分析,进一步提出在古建筑维修中材料工艺选择的具体建议。
 
第二节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研究范围
本文以太和殿维修保护工程为例,主要有三方面考虑:1、太和殿建筑本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很高,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单体古建筑之一,能够代表我国古代的营造理念及技艺选择。2太和殿建筑维修历史可涵盖明、清时期,且脉络较清晰,有一定的文献记载。3、本世纪太和殿维修是自康熙时期重建后距今300多年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一次维修工程。太和殿维修工程实际动工始于2006年,在经历了武英殿维修(试点),午门维修、钦安殿维修、体仁阁维修等大修工程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处于一个各方面相对成熟完善的阶段。太和殿自始建至今的近600年中,经历了多次重建、维修,在多次的重建与维修中许多材料与工艺都发生了变化。木结构的用材制作,汉白玉的开采、制作,琉璃瓦的形状、大小、颜色等都存在变化。在众多变化的材料工艺中本文选择木结构、彩画、外墙墙面及金饰这四方面材料及其相关的工艺进行集中梳理、分析、对比。因为这四类材料是众多材料、工艺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各具代表。木结构用材及工艺是我国古建筑最具特色的建筑材料及工艺表现,是我国古建筑的灵魂;彩画用材及工艺是继承传统相对完整的一项;红墙墙面的用材及工艺有先天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但至今仍没有找到理想的解决办法;缝金与镀金是在选用相同材料的情况下工艺改变的代表。
 
二.相关概念
在本文中的使用1、古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简称。主要是从时间上进行判断,一般意义上是指建造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间)以前的建筑。2、文物建筑:在200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①中,把文物划分为以下几大类别:1)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2)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3)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4)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等;5)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故宫太和殿从时间维度判断,属于古建筑;从文物价值判断,属于文物建筑,所以,在本文中太和殿既是古建筑也同文物建筑。3、传统材料,传统工艺:传统?可以定义为世代相传的具有特点的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社会因素。工艺的一般解释是“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工作、方法、技术等”。传统工艺即指世代相传,具有百年以上历史以及完整工艺流程,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种和技艺。
 
第一章太和殿的历史变化
 
第一节概述
太和殿俗称“金塞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中轴线的核心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太和殿。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太和殿整体坐落在汉白玉三台上,东西宽64米,南北深37.21米?,面阔九间,东西夹室各一间,进深五间,殿高27.035米(台基下皮至正脊上皮),建筑面积2381.44平方米,单层砖木结构,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屋顶檐角仙人走兽多达十一件,内外檐均采用金龙和蜜彩画,为中国现存最大单体木构架建筑之一。全部建筑使用木材数量初步折算约5200立方米原木,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约合2.2立方米。②太和殿用金量最多,根据清康熙年间重建记载,总计使用红、黄飞金约1280块?,大青6吨,绿1.6吨,银朱1.8吨,桐油约33吨,白面约17吨。全部油饰彩画经费共用白银49000余两,一部分库存材料未计入。?2006年太和殿维修中仅重做外檐彩画一项用金,赤金102754张,库金?205098张,总计307852张,合308块。太和殿前广场,可容纳上万人朝拜庆贺。整座宫殿气势恢宏,是紫禁城的主体建筑和核心空间。明、清太和殿主要用于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也会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太和殿,“蛇立” 了 600年不衰的伟大建筑,无论从建筑的等级、形制还是工料的选用上,无不体现着皇权至上、唯我独尊的思想和气势。
 
第二节四次火灾与四次重建
太和殿在历史上曾遭遇过四次火灾,四次重建,其中三次发生在明朝,最后一次在清朝。第一次火灾发生在太和殿首次启用后不足四个月,即明永乐十九(1421)年四月。此次雷火将三大殿全部烧毁。时隔21年后,才于正统五年(1440)三月重建,工期一年半,至六年(1441)九月完成。第二次火灾发生在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火从奉天殿起,延烧谨身、华盖、文武楼至午门外左右廊,最终导致三殿两楼十五门俱毁,损失十分惨重。当年即原址重建,工期四年,至四十一年(1562)九月完成。第三次火灾发生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六月,由归极门(今协和门)火灾延烧至三殿及周围廊,除午门及其以外地区没被毁,三殿两楼周围廊房殿门皆被毁,这时的紫禁城自午门内,直抵乾清宫,一片荒宪。由于诸多原因,时隔18年,才开始重建,工期断断续续历经十一年,万历四十三(1615)年闰八月始,天启二年(1622)正月暂停。天启五年(1625) 二月再度兴工,天启六年(1626)九月,皇极殿才成。第四次火灾发生在康熙十八年(1679)十二月,由西膳房起,延烧后右门、中右门、西斜廊,寅时至正殿,复及东斜廊、中左门,至巳时火息。此次火灾主要涉及太和殿及其围廊,并没有延及其它,但仍时隔16年,才开始重建,工期两年半,康熙三十四(1695)年二月至三十六年(1697)七月。这四次重建所处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社会经济有别,诸多因素都对太和殿的重建产生一定影响,这些影响通过重建的太和殿的形制、结构、选材、工艺等各方面的变化得以体现,这种体现以嘉靖朝和康熙朝最为明显。
 
第三章太和殿维修保护中彩画材料......... 28
第一节明、清太和殿重建维修中彩画材料......... 28
一明、清太和殿彩画材料......... 28
二清太和殿彩画工艺......... 30
第二节20世纪50-80年代太和殿维修 .........32
第三节本世纪初维修太和殿彩画材料......... 32
第四节太和殿维修保护中彩画材料......... 35
一太和殿彩画用材变化分析......... 35
二太和殿彩画工艺变化分析......... 38
第四章太和殿维修保护中红墙墙面材料......... 39
第一节明、清时期太和殿红墙墙面材料......... 39
一明、清红墙墙面材料......... 39
二 明、清红墙墙面工艺......... 39
第二节木世纪初维修太和殿红墙墙面材......... 40
第三节太和殿红墙墙面材料与工艺的变化分析......... 41
第五章太和殿维修保护中鎏金与镀金工艺的选用......... 44
第一节明、清时期维修太和殿鎏金工艺的选用......... 44
一太和殿的鎏金构件......... 44
二鎏金历史简述.........44
三鎏金工艺原理及特点......... 45
四鎏金工艺流程......... 45
第二节本世纪初维修太和殿镀金工艺的选用......... 46
第三节太和殿维修保护中金饰工艺......... 48
 
结论
 
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原状保护等原则,具体到文物建筑的维修保护要求做到“修旧如旧”,坚持使用“原材料、原工艺”,保持"原形制、原结构”。原则要求早已达成共识,但在具体的操作中,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维修保护方案。如太和殿,和众多文化遗产一样,本身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旧”是什么时候的“旧” ? “原状”、“原形制”、“原结构”是什么时候的“原” ?是明朝永乐时期、嘉靖时期,还是清朝的康熙时期?如前所述,己有600年历史的太和殿一直没有停止过重建、维修,但作为实用的皇宫的维修和作为文化遗产的“故宫”的维修,性质、目的是完全不同的。这就需要确定一个时间的分界线,即以推翻帝制,皇宫功能终结之时为节点,所说的“旧”与“原”,即在此之前的“旧”与“原”。事实上,作为皇宫时期的重建与维修,不是为了 “保护”,而是为了 “使用”,所以并不强调和坚持“原”与“旧”,这个历史时期建筑状态发生变化是最大的,不变的只是使用的功能。而作为“节点”之后文化遗产,维修的目的只是“保护”皇宫的“原状”,而且是皇宫终结时的存在原状,即康熙重建后太和殿的“形制”,并不是也不可能回到永乐时的“原状”。因此,在古建筑维修保护中确定原状、原形制、原结构的时间分界线是极为重要的。
文物建筑维修保护中材料工艺的选用要引入生态环保概念。文物建筑维修保护材料工艺的选用不仅要以保护古建筑为目标,还要与保护生态、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科学的社会发展观达成新的平衡。传统彩画中大量使用矿物质颜料,自然界矿物质颜料资源十分有限,如石青、石绿本身产量很少,十分珍贵。选择人工合成的群青、巴黎绿替代石青、石绿可以减少对自然矿产的采掘,同时也能够达到建筑维修保护的目的。同样,如楠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树种,由于明、清长期采伐,该树种森林资源近于枯竭,该状况在清代已经显现,康熙时已用黄松代替楠木。在当今及未来的古建筑维修保护中,即便有可供选用的珍稀材料,也要以生态保护的理念,选用其他合适的材料代替。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对人和环境有毒有害的“原材料”或"原工艺”应当坚决禁用。特别是故宫这样一个面向公众的公共空间,每年接待千万以上的参观者,有毒有害的材料是不能被允许使用的。传统鎏金过程中,汞形成蒸气,弥漫在周围,有剧毒,对操作者身体及周边环境都有很大损害。用镀金工艺代替鎏金,则保证了操作者及周围环境的安全。而彩画中所用颜料很多都有毒性,如巴黎绿、藤黄、银朵等,对操作者健康有很大的威胁,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污染,虽然目前还在使用,但一定要努力寻找和创选新的材料将其代替。
 
参考文献
[1]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W].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傅熹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上)[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孟凡人.明代宫廷建筑史[M].紫禁城出版社,2010.
[4]于倬云.中国宫殿建筑论文集[M].紫禁城出版社,2002.
[5]李燮平.明代北京都城营建丛考[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6]章乃炜.清宫述闻[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
[7]康熙起居注[M].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中华书局(第一版):第二册.
[8]单士元.单士元集(第一卷)[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
[9]李侦.中国传统建筑木作工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10]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编[M].建筑材料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建筑工程硕士论文范文篇五

 
第一章 清代官式建筑概论
 
对于清代官式建筑的研究,从 1918 年发现《营造法式》及对其校勘补图时,便已经开始了。近一个世纪以来,对于清代官式建筑的研究已经在各方面有了诸多发展,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对于“清代官式建筑”形成一个确切、严谨的概念,而不能仍像早期研究时那样停留于泛泛而谈或不言自明的状态。史学史的研究目的就是要认识到这个学科领域的核心价值,作为清代官式建筑研究史学史,有必要对清代官式建筑的定义、体系以及对其的评述做一全面系统的梳理。
第一节 清代官式建筑的定义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官式建筑及清代官式建筑的认识也是如此。在早期的研究文章中,对“清代官式建筑”这一研究领域的认识还并不清晰,例如朱启钤于 1931 年发表的《营造算例印行缘起》一文中,提及相关内容所使用的陈述为:“清代工部及内廷,均有工程做法则例之颁布,向来匠家,奉为程式……”1可见,清代官式建筑”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在当时还没有出现。在 1932 年发行的《汇刊》中,对于《工程做法则例》、《清式营造则例》的研究进展报道均以“清式建筑”2表述;直到 1934 年 1 月,梁思成在《清式营造则例》的序中,才首次正式的使用“清代官式建筑”一词:3至于本书的主要目标,乃在将清代“官式”建筑的做法及各部分构材的名称、权衡大小、功用,并与某另一部分地位上或机能上的联络关系,试为注释……林徽因在《清式营造则例》绪论中概括出为北平的一切公私建筑,以及在京师以外的许多“敕建”建筑都要遵循《工程做法则例》,即概括出官式建筑的范围:4清代于雍正十二年钦定公布《工程做法则例》,凡在北平的一切公私建筑,在京师以外许多的“敕建”建筑,都崇奉则例,不敢稍异。此后,“清代官式建筑”这个概念便频繁出现在《汇刊》中,如 1935 年 3 月出版于第五卷第三期的《易县清西陵》:5(清西陵)大木架构,装修,彩画,雕刻等,纯属清官式做法1935 年 6 月出版于第五卷第四期的《清官式石桥做法》、1935 年 12 月出版于第六卷第二期的《清官式石闸及石涵洞做法》的标题中都出现“清官式”一词。清代官式建筑这一名称虽沿用至后续研究中,但一直未见有确切的定义。1980 年油印出版王璞子的《清工部<工程做法>注释补图》前言中概括了《工程做法则例》的主编机构以及适用范围,也间接将清代官式建筑定义的要素进行了总结:1由工部会同内务府主编,自雍正九年开始“详拟做法工料,访查物价”历时三年编成。这部书在当时作为宫廷和地方“外工”一切房屋营造工程定式“条例”而颁布的,……应用范围主要是针对官工“营建坛庙、宫殿、仓库、城垣、寺庙、王府一切房屋油画裱糊等工程”而设。1981 年出版的祁英涛《怎样鉴定古建筑》一书中曾对于“官式手法”进行了定义,并将“官式手法”与“地方手法”进行对比:2历代朝廷制定的一些建筑法规性质的文件,如宋代的《营造法式》与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这些文件的内容就主要是当时政治中心地区建筑经验的总结。因为是官府颁布执行的技术规定,习惯称为“官式手法”。
另外一种情况是各个地方的匠师们,根据自己的实践所总结出来的一套建筑经验。这些经验往往是师徒相传,口授身教,出有著录成书的,如《鲁班经》等。这些经验总结,也是技术规定,但不是以法令强制执行,而是匠师们自愿遵守的,习惯称之为“地方手法”。2010 年出版的《圆明园的“记忆遗产”——样式房图档》中郭黛姮对官式建筑这样概括到:3官式建筑为官方出资建设的国家或皇室的重大项目,如都城、宫苑、坛庙、陵寝、衙署、府邸等建筑工程以及水利工程、路桥工程、城市市政工程等。上述诸多的描述已经使官式建筑及清代官式建筑的定义渐渐明晰,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官式建筑是皇家建造的官方建筑,代表了当时最成熟的建筑技术水平,与地方建筑相对。与此同时,每个朝代的官式建筑又各有不同的特点,清代官式建筑因为距今时间最近,目前我们对其的特点最为了解,研究最为透彻。清代官式建筑大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管理体制,自康熙朝中叶以来,主要的营造制度基本成型,如项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监工体系、工料组织制度、匠役制度等等。例如,清朝对于宫殿、坛庙、城垣等不同类型的建筑有着具体的规定;并按照所需奴银的多少,决定工程的运作模式;沿袭明代的匠役制度被雇工制度所取代等等。
 
第二章 《工程做法则例》的研究——学社成立之基
 
第一节 学社前的研究
《工程做法则例》与《工程做法》两种名称目前学界都有使用,指的皆是雍正十二年颁布的官方刻本。梁思成在《汇刊》、《中国建筑史》等文中皆称《工程做法则例》,但在建国后的《<营造法式>注释》中又称其为“清工部《工程做法》”。同时王璧文对其的注释一书也名为《〈工程做法〉注释》,更曾有学者认为“清工部于雍正十二年颁行《工程做法》,尚未见过《工程做法则例》”1。经笔者查证,雍正十二年武英殿刻本的封面题有“工程做法则例”,但书内骑缝处又写“工程做法”,与此同时乾隆刻本、嘉庆抄本书内骑缝处皆为“工程做法,(但民国三十二年抄本的封面则为“工程做法”。)“工程做法”为“工程做法则例”的简写,封面题名“工程做法则例”应是官书的正式书名。本文以下皆采用“工程做法则例”名称。
 
二、 以清代官式建筑为参照的《营造法式》补图
编著“陶本”《营造法式》时,聘请老工匠贺新赓、秦渭滨等,以清代做法按《法式》卷三十、三十一大木作两卷重绘图样,并注以清代术语。通过与原图比较,可发现宋、清大木构架的异同,又可了解名词的沿革。除此之外,卷三十三、三十四彩画两卷原书仅注色名,遂请老工匠吕茂林、贾瑞龄按图案旁所注进行填色,虽以清代彩画为基础进行复原并不能完全展现宋代彩画的原貌,但毕竟迈出了宋《营造法式》研究的可贵一步,为读者提供了直观的视觉感受。2“陶本”《营造法式》的发起人朱启钤在“陶本”序中指出:3例如大木作制度图样为匠氏绳墨所寄,钞本易有毫厘千里之差,爰就现存宫阙之间架结构附撰今释,又彩画作制度图样繁缛恢诡,仅注色名恐滋谬误。兹复按注敷采以符原书晕素相宣,深浅随宜之旨,盈尺之堵,后素之绘,瞭如视掌,一旦豁然,其义四也。在“陶本”《法式》的《识语》中,负责此书具体事宜的陶湘也写道:4惟图式缺如,无凭经验,爰倩京都承办官工制全匠师贺新赓等,就现今之图样按法式第三十、三十一两卷大木作制度名目详绘,增附并注今名于上。俾与原图对勘,觇其同异,观其会通,既可作依仿制模型,且以证名次之沿革。又《法式》第三十三、三十四两卷为彩画制度图样,原书仅注色名,深浅向背,学者瞢焉。今按注填色,五彩套印,少者四五版,多者十余版。以清代官式建筑为参照对《营造法式》进行补图是从清代建筑开始研究中古代建筑技术路线的重要体现。
 
    第三章 《营造算例》............ 65-90 
        第一节 《营造算例》的编纂........... 65-75 
        第二节 其他营造旧籍的整理........... 75-88 
            一、 学社期间的搜集与研究...........76-78 
            二、 持续的搜集与研究 ...........78-88 
        小结 ...........88-90 
    第四章 《清式营造则例》........... 90-107 
        第一节 《清式营造则例》的撰写........... 90-94 
            一、 写作过程........... 90-91 
            二、 评述...........91-94 
        第二节 开创测绘研究 ...........94-106 
        小结...........106-107 
    第五章 扩展研究...........107-119 
        第一节 样式雷世家及其建筑图档研究 ...........107-108 
        第二节 《清官式石桥做法》........... 108-112 
        第三节 营造词汇的编纂........... 112-114 
        第四节 文献研究........... 114-117 
        小结........... 117-119
 
结论
 
清代官式建筑体系是在工官制度背景下,以官方文本《工程做法则例》为范本,以清代官式建筑为实体,以工匠的实际操作作为基础,围绕建筑营造业各个环节而形成的。经过数代学者持续不辍地进行研究,清代官式建筑得到了多方位、多层次深化发展。本文对于清代官式建筑研究的梳理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对中国营造学社及其前身营造学会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梳理:从 1918 年发现《营造法式》及对其进行校勘补图时,清代官式建筑的研究即已经开始了。1927 年营造学会时期《工程做法则例》补图与研究正式开始,并在学社成立后作为主要工作之一,一直持续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与此同时,学社还将搜集到的工匠抄本进行整理,并以《营造算例》之名汇于一册。1932 年梁思成将研究《工程做法则例》与《营造算例》的心得写成《清式营造则例》,该书至今仍为清代官式建筑研究的经典著作。学社在李庄时期,梁思成不忘对《工程做法则例》的研究,并赞称该书为我国建筑两部文法书之一。学社的研究思路在建国后得到了延续,学社成员王璞子完成了对《工程做法则例》的注释,成果于 1995 年正式出版,是目前对于《工程做法则例》研究最为系统的著作。
同时,王世襄、律鸿年、王其亨、郭黛姮、宋建昃等学者对营造则例进行了各自的研究。在关注于文本,进行术语解读研究的同时,还有样式雷图档、文献研究等一系列的扩展。同时,对清代官式建筑的测绘与修葺工作,促进了建筑保护理念的形成与新建筑的设计。学社在研究方法上经历了从侧重于文献,过渡到文本与实物互证的研究过程,人员也有由早期的文人扩展到建筑学专业人才,并结合工匠共同进行研究。下篇为中国营造学社以后的研究工作:1935 年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成立,几经变迁,持续至今,在致力于清代官式建筑的保护及修葺的同时,进行了古建筑模型制作和彩画范本的绘制,并对古建筑操作工艺进行整理。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高校对于清代官式建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故宫博物院、北京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北京市园林古建工程公司三家单位,对于古建技术研究皆取得丰硕的成果,如编写施工操作规程、编制定额、出版多本建筑技术著作。除此之外,建国后的多部古代建筑通史著作结合自身的立足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清代官式建筑进行分析与总结。同时,多视角、跨学科的方法推动清代官式建筑研究向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清]《工程做法则例》,古建园林技术,1983(1),1984(1~4),1985(1~4)合订本
2. [民国]营造法式(陶本),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再版)
3. [民国]中国营造学社,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至七卷,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再版)
4.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社,古建园林技术,1983~2012
5. 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编,蠖公纪事——朱启铃先生生平记实,1991
6. 北海景山公园管理处,北海景山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7. 白丽娟、王景福编著,清代官式建筑构造,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8. 白丽娟 王景福编著,古建清代木构造,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
9. 边精一,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北京:中国建材出版社,2007
10. 陈明达,关于《营造法式》的研究,建筑史论文集,第 11 辑,1999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