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朝对“三藩之乱”的态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2-11-01 21:01:00 论文编辑:twt1601

第1章 朝鲜王朝对“三藩之乱”战况的关注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发生的三藩王叛乱事件。“三藩”最初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硕士生毕业论文格式精忠,但是在“三藩之乱”之中,平南王尚可喜并没有参与叛乱,始终站在清廷一方,真正参与叛乱的是其子尚之信。1三藩由来已久,势力强大,尤其是平西王吴三桂,对清朝的统治构成严重的威胁。康熙帝为了确保清朝的稳固统治,下令撤藩,致使引起激变。战争持续 8 年,不仅在清朝国内产生了轰动影响,而且当时的东亚诸国对这一战争都有关注,其中尤以朝鲜为最。


    1.1 朝鲜王朝对“三藩之乱”爆发的看法
   三藩的长期存在对清朝经济构成严重的负担,加上他们在各自地盘上长时间的经营更对清朝构成严重的威胁,从康熙六年(1667 年)开始,清廷就已经开始逐渐收回三藩的部分权利,康熙十二年(1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673 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主动提出“愿归老辽东”,这为康熙帝撤藩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借口。三月,康熙帝正式下诏撤藩,这却引起了不想撤藩的藩王与清廷之间矛盾的激化,终于爆发了持续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


        1.1.1 战争进程及中国人对战争的看法
   自康熙十二年(1673 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起兵反清,至康熙二十年(1681 年)十月二十九吴世璠自杀,清军进入昆明,三藩之乱历时八年,其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硕士论文发表格式事扩大化。时间从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到康熙十五年(1676年)四月。先是吴三桂叛乱,随后孙延龄叛于广西,耿精忠叛于福建,台湾郑经势力进入福建,王辅臣叛于宁羌,随后尚之信叛于广东。此时的清廷,由于准备不足,加上顾此失彼,战局处于不利地位。第二阶段,战事转折化。从康熙十五年五月至十七年(1678 年)七月,以王辅臣降清为转折点,形势向着有利于清朝的方向发展。硕士论文提纲格式郑经与耿精忠因在福建的利益冲突,致使耿精忠降清,孙延龄被吴世璠击杀于桂林。叛军的内讧为清朝集中力量进攻吴三桂提供了契机,三桂聚众固守,双方处于相持阶段。第三阶段,战事终结。康熙十七年八月至二十年的十月。康熙十七年,因战事不利,为改变困境,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建国号大周,寄希望以此激发士气,扭转战局。但同年秋吴三桂病死,叛军群龙无首,清军借此发动反攻,叛军从此一蹶不振。到康熙二十年,继吴三桂帝位的吴世璠自杀,“三藩之乱”终告结束。对于三藩之乱的性质,当时的清朝人及现今中国学术界大都认为,它是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势力,不愿失去权利、地位而发动的一场叛乱。清朝人对吴三桂的叛乱有清晰的认识。吴三桂举兵前曾召集众人讨论举兵之名,部将刘茂遐提出:“明亡未久,人心思旧,宜立明后奉以东征,老臣宿将无不愿为前驱矣”。但是深知吴三桂为人的方光琛坚决反对,认为:“今以王兵力恢复明土甚易,但不知成功之后,果能从赤松子游乎?事势所迫,万不能终守臣节,篦子坡之事1可一行之,又再行之乎?”这一番话道出了吴三桂的心病,也道出了吴三桂的真实目的。康熙十三年(1674 年)正月,吴三桂刚到贵州便以“周王”自称,当时有人上书极谏,认为“宜奉明朝,称前平西伯,缟素待罪以告天下,则忠臣义士孰不倾心,今义旗再举,便以开国为名,是解天下体也。”吴三桂举兵后,急欲网罗文人为其美化运筹,听闻昔日故友谢四新在安徽徽州,于是派人去请,结果谢四新“辞不赴”,还做了一首诗讽刺吴三桂的朝秦暮楚,反复无常,剥开了其反清复明的伪装。康熙十七年(1678 年)三月,吴三桂称帝衡州,进一步暴露了他发动这一场战争的真实目的。近现代中国学者也都认为,“三藩之乱”是一场叛乱,是各藩王以“反清复明”为借口欲“行称王割据的一己之私,”是以三藩为代表的分裂割据势力与清王朝矛盾激化的产物,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战争。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当时作为清朝藩属国的朝鲜王朝却并不认为“三藩之乱”是一场叛乱,也不认为吴三桂是叛逆。


        1.1.2 朝鲜王朝对“三藩之乱”爆发的看法
  康熙帝撤藩令下达之后,这一消息就已经迅速通过朝鲜入清使臣传回朝鲜本土,朝鲜人对这一举措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朝鲜史书记载,领议政金寿兴在归国后与国王的对答中说到:“彼之近来所为,于我无害,而但彼之撤去藩篱,未知于彼为利也。”朝鲜大臣并不肯定撤藩举措是否对清国有利。等到吴三桂正式举兵叛乱,朝鲜方面得到消息后,整个朝鲜王朝欢欣雀跃,并没有因其作为清国的藩属国而为清国担忧,相反认为“吴王自前多散金帛,收拾人心,故自关外至辽东莫非吴王之腹心,而非但汉人、假鞑辈亦且居半,虽事诛戮,不可胜诛,而人人皆有企待之意,若闻吴王北来之奇必将响应……盖吴王曾虑后患,初既虚葬,今日之计讲之已久云”。4朝鲜人认为吴三桂早就在辽东收买人心,积蓄力量,为以后的反清大业做铺垫,即使是清朝有所察觉,进行过杀戮,也是诛杀不尽的,只要听到吴王起兵的消息,这些人必会响应。而且,朝鲜人从吴三桂父母的墓葬是虚葬认为,他早就料到今日之患。的确,吴三桂在辽东有一些旧将、部下,但如果认为吴三桂举兵,这些人必将响应,就有点主观想象了。而且论及吴三桂父母墓虚葬是“早有准备”,更是毫无根据。但是,这些言论却反映了当时朝鲜人的一种普遍认识。另外,《燕行录》中记载:“吴三桂前守山海关时,开万里之城门引入今皇帝之祖,故皇帝以其功封云南王矣。三桂乃阴养死士与清为仇”。也反映了朝鲜人对吴三桂降清的一种错误认识。基于上述错误的认识及主观的猜想,朝鲜人对吴三桂举兵反清是认同的。领议政许积认为吴三桂叛清是“拥立崇祯之子,再造大明”的义举,知事刘赫然更言“吴三桂举事,名正言顺”,在义理上应予以支持。江华儒士“无论门第高下,皆称义旗,以其中表表有声明者定为领将”,显然,朝鲜人对三藩之乱有着不同于中国人的认识。待吴三桂病死,三藩之乱平定之后,朝鲜人仍然对这一战争持肯定态度。《同文汇考》载:“前闻吴王仗义起兵,不幸未捷先死,宁不痛伤,愿闻其兴亡始卒。”这句话是朝鲜使臣在出使清朝的路途中,遇到吴三桂的旧部郭朝瑞时所说。从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朝鲜人对吴三桂起兵持支持态度,对其死表示不幸和哀痛。不可否认,这段问话有一定的片面性,因为问话的对象是吴三桂的旧部。但朝鲜人在三藩之乱平定之后,还敢于向吴之旧部询问战争兴亡始末,表明当时的朝鲜人对三藩之乱以及吴三桂自身有着心理上的认同。为什么作为清朝藩属国的朝鲜,在其宗主国发生叛乱后,其态度与宗主国截然相反呢?显然,这一时期的清鲜宗藩关系并不稳固,朝鲜人对清朝只是局限于军事上的臣服,对于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三藩之乱”缺乏足够的认识,或者说是出于对明朝的认同及对清朝的仇视,致使他们对吴三桂这一旧明大臣有着一定的认同。


    1.2 朝鲜王朝对战况的关注
   对战争的进展,战事的成败,朝鲜王朝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新的消息。而其传播消息,掌控战事的主要手段就是在清使者的报告。在此时期,朝鲜出使清朝的使臣除正式的使行任务外,还伴有打探清国消息的目的。《同文汇考》记载,康熙帝的撤藩令一出,朝鲜方面就已经得到消息:三王将有动作,北京将有大乱。朝鲜方面虽认为此言出于道听途说,不足为信,但仍猜测三王“必因此而有骚屑之端也”。康熙十二年(1673 年)的谢恩使行中,使者入馆后即刻“探问,则以为吴三桂因搬移之举,遂为谋叛”,接着“使译官更探三王共叛与否”,并详问“出师之期”1等等,可见朝鲜方面对战况的关注。又如:(康熙十三年)三月丙寅,谢恩使金寿恒等“使译官金时征先来,以清国事情状闻曰:吴三桂……不欲北还,拘执使者,而举兵叛。”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朝鲜使臣往返于中国北京和朝鲜都城之间大约需要 4—5 个月的时间,因此,基本可以认为,朝鲜方面是在第一时间就获悉了清朝战争爆发的消息。据朝鲜史书记载,从 1674 年到 1677 年的每一年,朝鲜出使清国的使臣都要详问三藩之事。如:康熙十三年(1674 年)十一月丙寅,朝鲜使臣刚到驿馆,就“使译辈私问于汉人郑国卿以南方事”。3康熙十四年正月,朝鲜使臣归国报告中言道:“臣等详问彼事,则答云:今者西鞑已叛,而其势最大。张勇,即吴三桂之养子,而为太极鞑子之壻,前年皇为招来,则称以边戍疏虞,终不就召。王辅臣,乃守高原之将,有绝人之勇,其国称以马鹞子,亦反。故今方守之于峡西、山西等处……辅臣既叛,则峡西地方,入于辅臣者,未知几何也”。4康熙十五年(1676 年)八月己巳,“遣译学等,往问北京声息,则以为吴三桂事情,姑未详知”。5康熙十六年(1677 年)三月甲午,“王、耿降后,关内晏如。吴三桂则彼此相持,俱不得进兵”。6这种询问战事发展、报告战况的记载,大量存在于在朝鲜史书之中,可见朝鲜对清朝战事的关注之情。而且,使臣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不仅仅代表其个人的意愿,更重要的是代表整个朝鲜王朝的意愿,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在出使清国的过程中了解清国战事的现状,已经是朝鲜国王交代给使臣的一项任务。


第2章 “北伐”和“务实” .................................................................16-28
    2.1 朝鲜王朝的“北伐派” .................................................................16-21
        2.1.1 北伐派代表人物及 .................................................................16-19
        2.1.2 北伐派的出发点 .................................................................19-21
    2.2 朝鲜王朝的“务实派”.................................................................21-28
        2.2.1 务实派代表人物及.................................................................22-24
        2.2.2 务实派的出发点 .................................................................24-28
第3章 朝鲜王朝对“三藩之乱”态度的 .................................................................28-42
    3.1 北伐派与务实派的.................................................................28-31
        3.1.1 北伐与务实之.................................................................28-30
        3.1.2 务实派主导地位的 .................................................................30-31
    3.2 务实派内部政治与思想上的.................................................................31-42
        3.2.1 务实派政治上的.................................................................32-36
        3.2.2 务实派思想上的.................................................................36-42


结语


  发生于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到康熙二十年十月的“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的一场内乱,但是其对清朝本身及整个东亚格局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在朝鲜国内引起了轰动,产生了“北伐派”与“务实派”两大政治派别对这一问题的激烈讨论。虽然争论的最后结果是“务实派”取得最终的胜利,但北伐思想曾在朝鲜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却是不争的事实。务实派的胜利决定了他们对朝鲜内政外交的主导,决定了朝鲜要保持与清朝之间正常的通使关系。另外,除了“北伐派”与“务实派”的争论及矛盾冲突外,在务实派内部还存在着政治上“亲清”与思想上“反清”的冲突,他们一方面主张保持与清朝之间正常的通使往来,另一方面又不想承认清朝的正统地位,对“三藩之乱”战况和清朝政治局势进行刻意的歪曲。总之,朝鲜王朝对康熙初年爆发的“三藩之乱”,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其国内对这一战争的态度充满着矛盾与冲突,这与其不同政治派别的不同出发点有关。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硕士毕业论文格式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