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有亲”:关系交往与传承性创新机制探讨——以中国传统技艺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16 20:20:45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MBA毕业论文,本文采用访谈、实地观察、视频资料的方式收集数据,并引入叙事研究法的相关方式处理数据,从父子、师徒等代际日常交往的内视角探究“父子有亲”规则下关系交往行为与传统技艺中的传承性创新机制的内在联系。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随着环境变化愈加难以预料,组织创新逐渐成为推动企业持续成长的主要动力[1-2];而创新过程离不开组织中核心知识的传承和新想法的产生利用[3-4]。当前组织创新理论虽然在不断更新,但大多集中于从个体层面去探究创新行为的触发机制[5]、创新过程中的激励因素[6-7]等。一方面,过分强调目标价值下的创新结果,一味追求新想法获取而轻视人际间关系情态维护,往往导致组织创新理论难以落地,无法发挥实践作用[8-10]。现有研究指出,新想法被接受往往是很难的,在新想法产生过程中,提出者与他人的关系维持对新想法的满意与接受更为重要[11]。另一方面,从组织创新实践来看,如果忽视创新过程中的隐性规则,可能对组织发展产生结构性破坏[12-13];如对于传统的技艺创造性活动而言,经验、规矩等隐性知识的转化具有特定通道和途径,脱离组织成员的社会身份和社交规则而诱导成员进行知识共享与创造活动可能破坏组织成员间的关系情态,对组织健康发展产生负面效应[14]。

在强调关系本位的中国文化背景下,当今社会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大多可以从“日用而不知”的规则性常识和“道不离身”的传统美德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日常组织原理[15-16]。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技艺普遍发生在代际交往实践中,在传统技艺的创新情境中,每一代成员既是技艺传承中的继承者和传授者,也承担着在变化的环境中推动传统技艺创新发展的任务[17]。通常,中国传统技艺中核心工艺、经验等隐性知识的传承多以有“父子关系”的父子制形式或者有“拟父子关系”的师徒制形式进行[18],如杏花村汾酒酿造技艺几千年来一直通过“师徒制”的培训方式作为载体;无论是父传子承还是师传徒承,这种代际之间的日常组织活动在“父子有亲”的关系之道上夹带着家学传承和与时俱进的创造性活动[19]。因而,中国式的代际关系和“父子有亲”的家庭伦理是推动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过程的内在动力机制。

....................................


1.2 研究目的

本文从日常组织中代际成员关系交往的视角出发,以中国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为例,使用叙事研究法进行质性研究,试图解决以下问题:

(1)通过对中国传统技艺中的日常交往情境进行调研分析,识别代际成员遵循“父子有亲”规则的具体行为表现和内在逻辑,探寻“父子有亲”的交往规则在推进传统技艺中技艺性知识传承过程中的作用及内在联系。

(2)在技艺性知识传承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中国传统技艺中传承性创新模型,揭示“父子有亲”下关系交往塑造传承性创新机制的内在行为原理。

图 1.1 技术路线

图 1.1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


2.1 中国传统技艺中的传承性创新机制

2.1.1 中国传统技艺中的组织创新活动

随着创新被广泛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人们对组织创新过程的研究越来越感兴趣,诸多研究都指出人际交往[38]、新想法与技术的产生以及知识管理领域中的知识资源及知识转移对创新过程的重要性[3,12]。如研究指出人际互动能够有效促进知识的转移,推动创造性活动的开展[39];成员通过人际互动也能加强彼此间的信任、长期合作愿景,减少机会主义威胁,从而有利于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发现新知识,提出新方法[40]。一方面,当前组织创新理论虽然指出新想法、新知识的获取对组织创新的影响,但过分强调目标价值或利润最大化的创造性活动,不仅对创新个体身心健康成长产生影响,而且可能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情态,使得创新想法难以在日常互动中被肯定或接受,从而无法产生实践价值[10,41]。另一方面,现有研究已经认识到知识资源以及人际互动在组织创新行为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但忽视了预设情境下的创新理论与环境变化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42]。如日常组织中的知识资源大多储存于组织成员的头脑和身体记忆中,而组织成员在未来情境中往往不会主动无私地把个体所掌握的独特性知识分享出来,使得如何有效地继承并利用知识以产生组织创新行为成为一个仍需持续关注的主题[6,43]。特别地,在中国传统技艺中,经验、感觉等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具有复杂性,人际关系密切的成员更容易相互了解对方,才能有效促进高质量的信息和隐默知识的转移[28];同时,隐性知识的转移通常嵌入在基于成员社会关系身份的日常交往中,识别并遵从日常交往中的关系规则有利于获得差异化信息,并发现、利用新知识,产生创造性活动[44]。因而,当前学者虽然从不同角度探究了组织创新的影响机制,却轻视了成员的社会身份与关系情态维持,使得现有理论对组织创新活动的实践效果不太理想,并且可能具有一定的破坏性[45]。

.................................


2.2“父子有亲”与关系交往

2.2.1 中国传统技艺中的“父子有亲”

《孟子·滕文公上》中讲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家文化”背景下,作为传统社会的首要伦理准则,“父子有亲”是一种天然的社会秩序,强调在伦理上中国人对亲疏有等的亲属负有不可避免的责任,是所必须遵循的行动准则[33]。单从字面意思来看,“父子有亲”是指父子之间维持“亲亲为尊”的关系情态。研究指出,血缘和地缘是传统中国的两种最为主要的社会关系,而且就这两种关系而言,血缘关系往往又具有无可比拟的决定性作用[30]。因而,由家庭中的 “父子”关系形成的“血缘性的纵贯轴 ”成为传统社会构造的基础型原则[60];并且,由亲子关系中“慈”与“孝”的观念拓展开来,自然衍生出另外一种相似的“拟父子关系”,即师徒关系[61]。因此,经过几千年来以家庭伦理为核心的传承与发展,本文所界定的“父子有亲”的主体并不局限于父子身份,而是强调因辈分、资历等落差形成的代际关系身份。在传统技艺的日常实践中,父子、师徒之间的关系互动是最普遍的两种形式。其中,“父子有亲”的礼俗化关系规则潜在支配着代际成员的交往行为。进一步讲,父辈与子辈的关系身份是相对的,即每个人都会经历父辈与子辈关系身份的转换,从而在代际延续的整体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57];同时,“父子有亲”并不提倡愚孝,父辈在言传身教过程中,不能不顾子辈感受,子辈也不能盲目服从父辈,正如《荀子》:“从义不从父”。因此,当前对“父子有亲” 的文献研究仍需要丰富,探寻传统技艺背景下“父子有亲”的日常行为特征与内在准则,对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


3 研究设计................................13

3.1 研究方法........................................13

3.2 数据收集................................................14

4 研究发现..........................................23

4.1“父子有亲”与关系交往.........................................23

4.1.1 父慈子孝与关系维持.......................................................23

4.1.2 父严子顺与关系维持....................................................25

5 结论与讨论......................................38

5.1 研究结论.....................................................38

5.2 理论贡献............................................39


4 研究发现


4.1“父子有亲”与关系交往

从身处“差序格局”的日常行为来看,每个人都处于差序格局的中心,不仅存在亲疏远近的差别,也存在着因年龄、辈分、威望等不同而形成的代际落差[30]。在家文化背景下,经过几千年来尊卑有序的家族组织构建,人们的日常行为遵从传统“拟家”的文化传统和礼节规矩,因而,作为传统社会秩序中的首要伦理要求,“父子有亲”普遍存在于日常交往实践中,其内含的是关系导向下的行为准则,代际间成员因情感共通而产生自然的行动结果。在这个意义上,“父子”、“师徒”等成员之间关系身份的自然约束力潜在支配着彼此的日常交往行为,使得交往双方行不逾矩,从而通过合乎情理的行为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一方面,两代人因顾及彼此感受而积极卷入情感或关系维持的日常组织活动中,在具体实践中表现出“父慈子孝”情感倾向,长辈在交往中通过给予晚辈必要的情感关怀和日常指导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而晚辈通过孝顺长辈进行情感回应,以维持彼此的关系;另一方面,中国人的日常交往注重“规矩多、制度少”的行为准则[77],在为人与做事过程中,“父严子顺”的交往方式也为代际间关系的维持提供保障。因而,在日常交往过程中,成员顺应彼此的关系身份,通过父慈子孝,父严子顺的行为表现来维护代际关系的和谐,并且在关系互动中可能夹带着传统技艺的家学传承和创造性活动(见表 4.1)。

表 4.1“父子有亲”与关系维持的代表性数据

表 4.1“父子有亲”与关系维持的代表性数据

...................................


5 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家文化”背景下,任何人都置身于“差序格局”的礼俗化关系实践[30](费孝通,2006),在切身感受变化的日常交往中,代际成员间的日常交往本质上依循的是传统社会中的礼俗规矩。在中国传统技艺传承性创新实践中,代际成员间“父子有亲”的关系规则潜在支配着日常组织活动的开展;作为首要伦理原则,父辈与子辈两代人顺应彼此的关系身份[33],通过遵从“父子有亲”规则的日常行为内容,既有利于在人情关怀中激发共通性情感状态,又能促进组织“日用而不知”的隐性知识的传递。为此,本研究以中国传统技艺为例,首先选取“中华老字号”杏花村汾酒企业中的汾酒酿造技艺进行初步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典型纪录片《千城百匠》中 117 种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故事作为补充分析对象进行深入探究,试图从代际视角揭示“父子有亲”下的关系交往行为塑造传统技艺中传承性创新机制的内在模式。事实上,技艺性知识的传承与创新活动都是传承性创新机制的核心环节。其中,以代际间“情理之中”的知识传承活动作为基础,并通过关系交往激发“意料之外”的创新行为,从而推动传承与创新过程的整体性发展。随着时序与情境的推进,组织成员在经历从“子辈-父辈”身份的转换中,也夹带着组织知识从“继承-传授”的行为转变[57]。一方面,“父子有亲”的行为规则在代际延续中维持并增进了关系情态,促进了知识自上而下的传承,并且代际成员在密切的关系互动中促进新想法的产生与落实;另一方面,面对组织外部情境的变化,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是相互支持与促进的,在传承与创新活动的整体性发展中,推动日常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经过几千年以家庭伦理构建的道统传承中,代际成员遵从“父子有亲”的关系化行为是塑造中国传统技艺传承性创新机制的内在原理。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