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分析思考——以HX学院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5 20:07:43 论文编辑:vicky
论文以 HX 学院作为实例,对其内部治理结构加以讨论,利用实地调查和已有管理理论,对于内部治理结构面临难题加以详细讨论,而且指出了对应的策略与意见。本次得到的结论见下:(1)构建现代民办学校机制。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以学校法人机制作为主体,以学校机制作为中心,以“方向准确、产权明确、权责清楚、企校分离、管理有效”为前提条件的新型高校机制。明确各大利益主体、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产权与债权债务关系,对于股权架构进行逐步调整。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针对民办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比较有针对性的标准和要求,有效的对教育规划纲要进行落实。就法律层面来对民办教育发展面临的扶持政策、产权归属、平等地位等问题予以解决,更深入的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确保民办教育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2012 年教育部启动了《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改,建议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当中强调要贯彻落实中央教育改革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针对教育事业发展进行做到多方位跟进,在当前领域内紧跟改革发展的潮流趋势,提高办学和教学能力,打造更加良好的教学办学条件,确保教育现代化能够加快推进,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予以满足,保证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这具有长久而深远的意义。在 2019 年底,我国民办高校已经高达 750 所,在校学生高达 650 万人。
民办高校当前已经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当中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然而民办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法人属性不清、政策模糊、出资方顾虑较大、办学经费不足等,其中,治理结构相对不够健全这也对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现实情况是,伴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全球化的趋势,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模式日益靠近,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也是大同小异。大概包括一些几个方面:首先是高等学校从之前的与社会隔绝,逐渐地走向与社会融合,这意味着与高等学校相关的利益群体和群体组织变多,这对于管理来说增加了难度,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新问题;其次,解决问题需要的手段,基于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提供,伴随着高校的扩张,协调也显得不够有效,亟需引入更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因此,一些高等学校的管理者开始通过借鉴非高等教育行业的管理办法、核心思想等,引入企业管理理念,采用企业管理的模式,寻求自身问题的解决。企业从管理方式上具有丰富多样、成熟完备以及突出实用等多方面的有点,往往受到管理者的借鉴,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企业管理如何在民办高校进行应用这一研究话题,极具现实意义,更加值得好好探索。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内部治理结构指的就是,能够让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进行完善,所有者针对高校的经营管理以及绩效进行有效的激励、监督、控制和协调,从而编制出一套制度。其所反映的是高校的发展趋势以及业绩的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一般的内部治理结构都是通过董事会、执行管理层来构成的一种相互约束的框架体系结构,根据以往的惯例,对于那些规模较大的民办高校而言,其内部管理结构一般由董事会、监事会、学院来进行构成,他们也都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来进行分工并进行监督。
在西方研究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当中,Bimbaum R(2010)指出,权利组织结构是依据控制论的基本思想[1]。Salipante P(2005)指出,学校传统和长期适应性的鉴别性理论[2]。Robert Birnbaurm(2011)指出,大学包含了法律权威的理事会以及其行政体系,这些都是依据权威的教师体系来构成的,为的就是能够将这两大体系之间的微妙关系进行平衡,从而形成相应的结构,进而阐述大学内部的治理状况,对于此类平衡应当是学术就是学术,而且学术要和管理保持一致,不能够简单的理解学术纯粹是学术,管理就是纯管理[3]。Susan Whealler Johnstan(2013)指出,有效的大学治理应当是教师的全程参与,一般是基于教师参与管理来获得相应的经验,将其传递给管理者。[4]。Gabriel E. Kaplan(2013)指出,大学内部的治理结构和绩效是由于权利归属以及决策结果没有一定的关联性以及老师治理体系和治理政治体系之间的利益和冲突不够明显,因而得出了不相关的结论[5]。Adrianna Kezar (2014)指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信任以及大学领导能力对于大学内部的治理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 PeterMaassen(2012)针对学术权力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作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领域之一的研究来看,其具有代表性[7]。Allan Bolton(2016)基于意大利、美国、法国、瑞典、日本等 7 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学术权力结构的实际情况为基本研究点,参考组织社会学、比较政治学等有关学科对各个专题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通过分析得出 4 种权力结构关系模式,也就是英国、美国、日本、欧洲的模式,同时,这对于高等教育体系的认识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相应的提出了 4 个分析论点,整合分析层次分析和利益分析。Nicholas J(2015)指出,高等教育的核心要素工作中包含了信念、权利、工作基本三个特征:第一要素是工作表达以及安排的方式,第二要素就是不同的部门的规范和价值观,权力是被安排在第三要素,此三个要素便构成了三角形协同模式,此模式也是构成了市场学术权威以及国家权力之间整合协调的各类组合,他指出,高等教育两大基本形式就是院校和学科之间的纵横交叉。
............................

第二章 基础概念和相关理论

2.1 基础概念
2.1.1 治理
治理的概念源自于上个世纪 90 年代,其主要创始人为詹姆斯·N·罗西瑙,强调的是治理主要是在规制空隙之间的制度安排,更为强调的是当两个或者更多规制出现重叠冲突时来进行调解,并发生相互作用的基本原则及程序[31]。格里·斯托克指出,这里的本质就是所用的控制机制不完全依赖于政府的权威和制裁,治理的基本概念就是创造的结构和秩序,无法通过外部来进行加强,其所发挥的作用是依据多种统治以及相互发生影响的行为者之间的一种互动形式[32]。
对于治理的各种定义,全球治理委员会的表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委员会在1995 年针对治理进行了概念界定,指的就是公私、个人以及机构经营管理相同事物的多种形式的组合。就是让多种冲突或者不同的利益之间形成一定的调和,同时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来持续推进的一系列过程,其中包含了有权迫使人服从制定的规章制度,或者多种非正式的安排,对于此类形式都需要人民以及有关机构的表态,并认为符合他们利益管理的基本权利,其中包含了 4 个基本特征:治理并不是规章条例,同时也不是活动,而是一个持续性的动作过程;治理的建立并不基于支配为原则,基于调和为导向;治理包含了公司部门,治理也并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主要还是依赖于持续的相互作用。
........................

2.2 相关理论
2.2.1 高校法人理论
法人这一概念和自然人是相对的两个概念,它是指特定的一个组织机构以及独立的财产按照法律享有与民事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公办高校是事业单位,民办高校属于采用企业管理模式的非事业单位,但均存在独立的法人性质,同时还具备教育性、组织管理性以及公共性这些最为基本的特点。法人制度最早是从公元 1 世纪至公元 5 世纪的罗马的法人制度发展起来的,19 世纪德国著名的柏林大学坚持国家办学的最为基本得理念,明确了大学的独立法人地位。从目前来看,高校法人化是各个国家高校发展的大走向,在现代大学管理中,法人治理结构是核心的组成部分,同时还是高校基本制度的重要安排。
在目前我们国内高校的管理体系当中,由于政府长时间对高校采取行政命令方式进行管理,高校缺少一定的自主办学权,很难激活高校自身的活力,导致各个高校的发展的过程中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所以非常有必要完善高校法人制度,这样可以更好的调动高校自身的积极性,增加不同高校之间的竞争能力,目前高校独立法人的地位在重新构建,高校的自主权在不断的增强,对治理结构进行优化,能够更好的确保高校的治理能够健康有序。
2.2.2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早期,部分经济学家通过分析企业内部信息存在的不对称性和激励相关的问题,提出这一理论。这一理论的基础为信息经济学,提出所有的个体都是因为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导致无法获得所有的信息,其次,在个体彼此间,信息同样具有着不对称性。委托-代理关系其实是一种契约关系,是通过委托人聘请代理人对某种职权加以实施[40]。但是问题在于委托-代理关系里面,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两者间的目标具备不统一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造成目标产生分歧。目标不统一性导致委托人和代理人两者之间的利益诉求有了一定的差异;信息不对称是指代理人掌握了委托人不了解的一些信息。为了避免代理人对委托人的利益出现委托-代理问题,所以说需要设立针对性的激励约束制度。委托-代理理论主要是分析在利益产生矛盾的时候以及信息不对称时如何协调,委托人要做出什么样的最佳契约条款给代理人一定的激励。
表 3.1 解放后我国高校二级学院治理制度
表 3.1 解放后我国高校二级学院治理制度
............................

第三章 国内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实践..........................13
3.1 国内实践经验..........................13
3.1.1 我国民办院校治理历史沿革...........................13
3.1.2 我国民办高校治理发展启示..................................15
第四章 HX 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现状.............................21
4.1 HX 学院概况......................................21
4.1.1 HX 学院简介..................................21
4.1.2 HX 学院机构设置..................21
第五章 基于 AHP 层次分析的相关利益者界定.................................27
5.1AHP 的原理与分析步骤....................27
5.1.1AHP 的原理...........................27
5.1.2AHP 分析步骤...................................27

第六章 优化 HX 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的举措

6.1 相关利益者的组织构建
我国《教育法》明确指出:“根据我国高等院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投资者的规范,来明确投资的院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内部管理制度”。其中提及的内部管理制度,就是教育机构中建立的部门,比如决策部门、行政部门和监督部门及其作用的统称。具体包含学校领导职能标准、岗位责任制度、老师与其他专业科研工作者、其他教职人员的聘用制度、薪资分配机制等,这是学院内部治理架构基于目前学校产权机制的主要外部体现。
由上述美英高校治理结构的阐述,而且基于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的现实状况,如今使用比较广泛的内部管理制度,就是由各大利益主体构成的董事会带领下的校长负责制,并且还是民办高校一种良好的治理架构,具体如图 6.1 所示。
图 6.1 学院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
图 6.1 学院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论文以 HX 学院作为实例,对其内部治理结构加以讨论,利用实地调查和已有管理理论,对于内部治理结构面临难题加以详细讨论,而且指出了对应的策略与意见。本次得到的结论见下:
(1)构建现代民办学校机制。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以学校法人机制作为主体,以学校机制作为中心,以“方向准确、产权明确、权责清楚、企校分离、管理有效”为前提条件的新型高校机制。明确各大利益主体、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产权与债权债务关系,对于股权架构进行逐步调整。
(2)科学明确内部管理权利。确定教学决定权,向各院系赋予某些原本归于学院的教学管理权利,这是为了防止微观化、流程化与事务化发展情况。科学明确教学管理权利,形成低重心教学管理形式。在学校、学科、专业、课程、实验室进行实施,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建立与发展,充分体现出系部的职能。
(3)充分体现出内部民主管理。应逐步健全教代会的工作机制,建立其中的内部管理机制,逐步健全教代会成员选择与日常事务流程。同样地,完善引导学生参加学校内部管理的规则章程,通过立法方式维护学生的根本权益;逐步增强学校管理制度的变革,逐步扩大学校参加学校管理的领域,使得他们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融入到学校管理过程中。
(4)建立完善法人治理架构。合理明确董事会、监事会、院长和学术委员会的责任和权利。学校能否稳定发展,关键在于校领导的管理,应该逐渐弱化家庭管理模式。从外部选聘优秀的校长,增强校领导的社会活动,包含学术研究,不断提升管理者的向心力与影响力。
(5)健全利益相关者治理架构。首先应对 HX 学院内部管理各大利益主体加以明确,而后通过相关理论来建立内部治理框架,形成人与人、人和群体、群体和群体之间标准的学校管理机构,进而体现出协调与督促学校行为的作用。
对于民办高效治理结构的讨论仍然属于初期,尤其是通过利益相关者理论来研究民办学校治理结构的建设,仍然属于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实证讨论成果不多。然而仅有实施完善的治理结构,才能够体现出民办学校的特色与优势,进而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所以期望能够有越来越多专家能够参与其中,为民办学校治理结构的健全指出应对策略与意见。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