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景观毕业论文范本:“声景观”视角下的昆明市新海河滨水景观设计探讨

发布时间:2022-10-18 22:07:27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景观毕业论文,通过相关基础理论研究,总结出适合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即利用声漫步法调研,并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声景地图可视化表现;通过分析相关实践案例,总结适用性经验并进行整理。

一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一)声景观概述

1.声景观的概念

声景观最早由加拿大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莫雷•沙弗尔(R.Murray Schafer)为控制噪声改善听觉环境率先从事声景观研究,目的将声音环境学、社会学和美学等方面结合起来,于1960年末提出首次提出声景概念,并在60年代末创立声音生态学(Acoustic Ecology)[7]。Barry Trnax所著的《声音生态学手册》中定义对“声景观”和“声音环境”进行了明确区分,声景观为“强调个体主观感受和了解声音感知方式的声音环境[8]。ISO 12913-1:2014则将声景观定义为个人或群体在某场境下对声环境的感知、体验或理解,强调将感知概念和物理现象区分开来,认为声景观存在于人对声环境的感知中。[9]正如国内学者秦佑国在《声景学的范畴》中将声景观定义为“研究人看景观时,在场声音及听觉感知的作用。”[10]因而如今声景观的研究方向更多偏向于社会人文层面,是去探索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声环境,而不是停留在噪音控制与消除的物理层面上。

景观毕业论文怎么写

声景观与人们习以为常的视觉景观有异曲同工之处,视景观是刺激视觉的景观模式,同理,声景观则是对各类声音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以刺激听觉的景观模式,可以理解为“用耳朵去听的景观”。

(二)城市滨水景观概述

1.城市滨水区概念

在字面概念层面,韦氏字典对滨水区的解释为:“河流边缘、港湾等的土地”;牛津英语词典(1991版)对滨水区解释为“与河流、湖泊、海洋相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美国传统词典对滨水区解释为:“靠水边的土地,城镇临水的部分,尤指船只停靠的码头区”。在区域尺度界定层面,美国《沿岸管理法》《沿岸区管理计划》中所界定的沿岸区域,水域部分包括从水域到临海部分,陆域部分包括从内陆100英尺至5英里不等的范围,或者一直到道路干线。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诱致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因而滨水区范围的界定因地制宜。

2.城市滨水区景观概念

滨水区景观是指在水域和陆地交汇处,基于水域优势景观设计从而形成的供人使用的空间区域,城市滨水区景观主要是指对于位于城市范围内的较大型水体区域进行规划设计而形成的优美风景。[17]即利用城市中滨水空间条件,结合景观设计手法从自然、人文、人工等方面对空间进行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并监理设计实现。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滨水区景观既可以展现自然风光,也可以凸显人文环境,他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亲水环境,其吸引之处就在于充分利用水相、植物、设施等要素,展现了城市水域景观美学的特征。

二昆明市新海河滨水景观现状研究

(一)昆明市新海河现状概况

1.项目背景

海河滨水绿道景观设计项目归属于昆明巫家坝中央公园(一、五标段)施工总承包项目公开招标公告[76],其位于昆明市四区之一官渡区,按照规划,片区内将包含主题公园、生态公园、商区、学校、医院等内容,纵向辐射金马文体中心、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及半岛国际医疗康体园区,横向带动南窑综合服务中心、官渡文化旅游中心及螺狮湾国际商贸中心。昆明巫家坝中央公园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巫家坝片区城市品牌形象,打造城市发展的新坐标。本项目选取设计范围截取新海河河道广福路至南绕城路段,总长度约2164米,河道宽度为40米,河道两侧范围为60米(图2-1)。

2.自然环境概况

项目位于云贵高原滇中中部,海拔1886-2730米,东经102°-103°、北纬24°。区内地貌由高原盆地、丘陵、中低山构成。整体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新海河也随之向西北汇入滇池(图2-2),东北西三面环山,西南临滇池,全年气候条件较好,分干湿两季。具有四季如春,冬春恒阳,遇雨则冬的特点。区内近30年平均气温为14.7℃,年平均日照2470.3小时,常年降水量在800-1200毫米之间。[77]河道及河道两侧地势较为平坦,河道两侧为荒废农田(图2-3)。区域因良好的气候及土壤环境亦适宜各种植物的生长。其中粮食作物以及蔬菜作物以常见为主;果树以地方品种海东梨、宝珠梨、麻梨等梨树为主;树种以云南松、果松树、杉松等为主;花卉以云南山茶、玉兰、杜鹃等为主,玫瑰是本区的经济作物之一。

(二)昆明市新海河声景现状

对于场地的调研采取将声漫步法[80]对场地客观存在的声环境及人们的主观感受进行调研,为避免施工噪音对环境的影响,调研选在停工日进行。并结合数据绘制新海河设计区域的声景地图,以更为可视化的方式表达新海河声景观现状。

1.数据收集与处理

以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提供的CAD平面图为根据,将设计红线内区域划分为146个50m×50m的栅格,栅格中心为涉水区域的不作为测量对象,客观数据指利用噪声统计分析仪在每个网格中测量出的客观的LAeq数据[81],主观数据根据SD语义差别法[82]由15位环境设计专业同学对场地每个网格的声景观好感度进行主观评价。

测试地A位于昆明市盘龙江滨水绿道广福路至日新东路段,全长2.3千米,作为住宅区调研典型性在于沿途共有10处住宅小区,住宅建筑百余栋。绿道中随处可见跳广场舞、唱歌、下棋等生活行为,能较好地对生活声进行记录评价。测试点a、b、c均有开敞空间,且均为人群活动集中区域,对于整条绿道的生活声的采集具有典型代表性。测试点a为入口广场节点场地空旷,聚集孩童玩耍并伴有家长在此休憩,对于人群活动所产生的嬉戏声、言语声等具有典型性;测试点b为绿道与交通道路接壤处,对于测试交通噪音对于住宅区的影响具有典型性;测试点c为滨水步行绿道,聚集居民在此开展文化活动,因此附近音乐声、广播声等声音元素较为聚集。

三昆明市新海河滨水景观设计策略........................................46

(一)昆明市新海河滨水景观设计要素....................................46

1.山鸣谷应—声音.........................46

2.五感六觉—听者.....................................47

四昆明市新海河滨水景观声景设计实践...................................55

(一)昆明市新海河滨水景观设计方案展示.................................55

1.昆明市新海河滨水景观上位规划设计.....................................55

2.昆明市新海河滨水景观布局梳理............................55

五声景观视角下的城市滨水区设计导则..................................77

(一)总则.................................................77

1.编制依据..............................................77

2.术语....................................77

五声景观视角下的城市滨水区设计导则

(一)总则

为指导各地城市滨水区设计,形成普适化的参考文本,充分发挥声景观的复合功能,特制订此导则。

本导则使用应本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具体调整,以此保证导则的针对性,导则指导下的具体实施过程的还应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规定行事。

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范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4)《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201-2015)(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6)《中华人民环境保护法》(7)《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

景观毕业论文参考


结语

(一)全文总结

声景观的兴起给城市滨水区的研究和设计模式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更具深度的研究价值,对此极具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主要探究城市滨水区设计中的声景观设计,并以新海河为例展开分析,进行针对性景观设计。论文提出及论证了以声景观设计的方式,提升城市滨水区景观环境的设计方法,并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以下成果:

通过相关基础理论研究,总结出适合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即利用声漫步法调研,并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声景地图可视化表现;通过分析相关实践案例,总结适用性经验并进行整理。

通过新海河实地调研及其他三个地区的纵向比较,得出结论:声元素多样性参考值、空间视觉环境舒适度与听觉环境舒适度存在线性的正相关关系。并总结出将听觉要素转换为视觉要是的方式方法,用于指导设计实践展开。

通过对新海河滨水景观中的声景观营造的设计策略研究,总结出设计要素、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三方面的针对性设计策略。将设计策略一一对应运用于新海河滨水景观设计实践中,将场地从“一游线三主题五节点”格局展开进行设计,以此证明设计策略的可行性。

总结全文研究成果得出基于声景观的城市滨水区设计导则,其中对涉及的法律法规及条例规范进行归纳,城市滨水区中于声景观相关的组成、结构、要素一一进行了规范,用以指导普适化的设计。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