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北京农业产业化、集群化水平的意见和建议

发布时间:2012-11-02 10:45:23 论文编辑:qian

1 现状
 

北京郊区农村经济的总体运行情况是 2011 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 4497.4 亿元, 同比增长 9.1%。 在三大产业中,第一、二、三产业收入比例为 5.7:41.7:52.6,实现了产业配套的合理性。在三大功能区中,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保护区主营业务收入占郊区农村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2.9%、47.7%和 19.4%。 实现了收入的全面增长。 而关系到民生的郊区农民人均劳动所得为 13101 元,同比增长 9.7%。 其中,从第一、二产业所得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所得比重提高到 61.5国内论文发表%。在三大功能区中,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农民人均劳动所得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 39.5%;大大超过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涵养发展区与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差距为 6253 元,与上年相比,差距进一步拉大。
 

2 对发展北京都市农业产业集群的意见和建议
 

1) 深化北京农业在全市经济中重要地位的认识
近年来北京农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居很小的比重,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都市农业在北京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产业和产品不可能国内论文代发替代的。 近期,在中共北京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中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和“到2015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 万美元”的宏伟目标。 要实现这些目标,除了要加强经济、文化建设,治理城市生态环境等措施外,使北京成为宜居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 也是建设世界城市的必要前提。 要实现宜居就要保证居民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方便繁荣的消费环境,供应北京市场的商品除了从国内外输入外,相当部分高端的农代写代发表论文副产品要从北京远近郊区输入, 保障首都市场高端农产品供应,因此,北京的都市农业应该在农业技术装备、组织方式、产业体系、供给保障、农产品优势等方面,加速发展。
 

2) 积极推进北京农业产业化、集群化水平
要使北京农业产业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数量、水平、竞争力上有更大的加强。 在经营体制、机制上进行变革,使产业化的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中均要实现资本化、股权化、园区化、规模化。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 按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北京郊区各区县的经济基础、经营条件、自然条件、设施水平、发展需求、企业发展水平等均不相同,对不同国内发表论文费用的产业发展有不同的需要,因此产业种类的确定,集群模式的确定对各区县是很重要的。 从产业集群的几个要素看出,各不同的集群会采取不同的模式,以最合适的、有最佳效果为最好来确定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和集群模式。

 

4) 用产业集群的生产方式提高北京市场农产品的自给率
北京市场虽然农产品可谓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可在这些家产品中,北京的粮食自给率只有 26%,猪肉自给率只有 40%,蔬菜自给率只有 30%, 农产品自给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首都的消费需求。因此,提高北京市场农产品的自给率,增大北京当地农业产品的供应,也是北京农业产业化生产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菜篮子工程,畜禽产业的生产、加工的系列化、标准化,现代种业、林果、花卉等农作物的种业上,用产业集群化的生产方式提高北京农产品的自給率。
 

5) 积极推进新型农业产品种类的开发和品牌的推广建设
鼓励和支持生产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技术推广部门等机构的合作,加大对科研的投入,不断开发生产出市场需要的新型产品,重视农业生产品牌的推广。法国的葡萄酒业,荷兰的花卉业之所以享誉全球、长久不衰,均是因为在精致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向世界推介品牌的结果。 北京农业产品的推介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如大兴的西瓜、平谷的大桃、顺义的花卉等均频繁举办推广节,尤其是北京今年举办的国际草莓博览会,更为北京农产品推广增色不小。 因此,举办农产品会展推介,让会展农业蓬勃发展,是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 积极举办国内国际各种农产品展会,使会展农业成为“举办一个展会、拉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为宗旨的都市农业新亮点。
 

6) 政府要为保障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提供服务支撑
各部门各机构应该形成横向联动、纵向互动、合力推进的农业产业化的工作格局,不断强化服务体系支撑。如在农产品质量、动植物防疫、农业资金、农业机械、农业信息化、农村金融、农产品流通、农业技能培训等,推进都市农业系统的服务体系建设。 要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强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采用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