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计算机论文,本文提出了一种轻量化的YOLOv8-DES算法;在物体位姿估计方面,针对位姿估计面临的物体遮挡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连接的全局特征融合6D位姿估计;最后,为了满足检测可视化的需求,本文基于PyQt5设计了一个物体检测平台。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制造业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石,其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制造业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定的支撑,而且在促进社会就业、推动技术进步和提升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就必须紧紧把握制造业,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随着计算机视觉以及深度学习算法的迅速发展,目标检测[1][2]和6D位姿估计[3][4]技术是其中的关键研究方向,通过将这些先进技术应用于制造业,不仅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能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从而进一步增强行业的全球竞争力。
早期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替代人工执行危险或重复的劳动任务。这些机器人依赖于预设的路径和固定程序进行操作,缺乏对工作环境的灵活适应能力。在面对复杂或变化的操作条件时,它们表现不佳,无法实时感知和调整环境的变化。此外,早期机器人在编程和调试上复杂耗时,对动态环境的适应性差,同时也缺乏与人类的交互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代工业机器人逐渐克服了这些局限性。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深度学习算法和视觉系统,现代机器人能够实时感知环境的变化、自主调整操作策略,并与人类工人更高效地协作。在工业机器人的持续进步下,特别是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引入,为现代工业机器人提供了强大的感知和智能化能力,能够实时感知环境和自主决策,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其在复杂生产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目标检测
传统目标检测方法通常依赖于手工设计的特征提取器,如Haar特征(Haar-like features)[5]、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s(HOG)特征[6]等,以及使用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来对目标进行分类和检测,如AdaBoost[7]、SupportVector Machine(SVM)[8]等。这些方法需要人工精心设计特征以及分类器,并且在不同场景下需要不断调整参数以适应不同的情况。虽然这些方法在一些简单场景下表现良好,但是在复杂环境下没有足够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9]利用深度神经网络从数据中自动学习特征,在目标分类和检测等任务中展现出优异的性能。卷积神经网络(CNN)[10]是最常用的深度学习模型之一,能自动提取图像特征,逐步提升检测精度。目前,目标检测的深度学习算法可分为两大类:基于区域提议的方法和基于回归的方法。
(1)基于区域提议的目标检测算法
这类算法通过生成可能包含目标的候选区域进行分类和位置回归。采用两阶段策略,第一阶段通过算法如Selective Search[11]或区域提议网络(RPN)[12]生成候选区域,第二阶段对候选区域进行分类和边界框回归。Region-CNN(R-CNN)[13]作为典型算法,通过这种方法显著提高了目标检测的精度。
(2)基于回归的目标检测算法
这类算法通过一个网络直接回归目标的类别和位置来进行检测,采用单阶段策略进行端到端检测,显著提高了检测速度。SSD[17]和YOLO[18]系列算法是典型的基于回归的算法,它们在速度和精度上取得了良好的平衡,适用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
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算法利用多尺度特征图来预测不同大小的目标,并使用多个锚框机制来回归边界框和分类。SSD结合不同层次的特征图进行多尺度目标的检测,这使得SSD在检测小目标时表现得更加出色。
第2章相关理论和研究
2.1机器学习
2.1.1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生物神经元的工作原理,神经元通过突触接收信号,当信号强度超过神经元的阈值时,神经元被激活,随后信号通过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这个基本的生物学结构激发了对人工模拟的兴趣。1943年,心理学McCulloch和数学家Pitts提出了第一个形式化的神经元模型,称为M-P模型。这一模型使用简单的逻辑函数来模拟神经元的基本行为,奠定了后来的神经网络理论基础。
人工神经元(Artificial Neuron)是人工神经网络中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模仿生物神经元的行为,用于处理和传递信息。人工神经元通过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步骤来模拟大脑神经元的功能,如图2-1所示。人工神经元通过接收多个输入信号{x1,x2,…,xn},每个输入信号与相应的权重{wi1,wi2,…,win}相乘后求和,并加上一个偏置项,然后将这个加权和通过激活函数f进行处理,最终生成输出yi。输出信号可以作为下一个神经元的输入或直接作为网络的最终结果。
2.1.2单层感知机
单层感知机(Perceptron)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Frank Rosenblatt于1957年提出的,由输入层和输出层构成。输入层接收外部信号并传递给输出层,输出层是M-P神经元,通常用于二分类问题。如图2-2所示。
单层感知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线性组合和阈值判断。当输入特征被传递到感知机时,计算的加权和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加权和达到或超过该阈值,感知机将输出一个正类(通常为1);如果低于该阈值,则输出负类(通常为0)。
单层感知机的局限性在于它只能解决线性可分的问题,无法处理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这是因为感知机仅能通过直线(或超平面)将数据分隔开。当面临更复杂的任务时,如图像识别或自然语言处理,单层感知机往往无法提供满意的结果。
第3章YOLOv8-DES目标检测算法......................23
3.1 YOLOv8算法分析..................................23
3.2 YOLOv8-DES算法...................................24
第4章基于残差连接的全局特征融合6D位姿估计....................37
4.1 Densefusion算法分析...........................37
4.2总体结构..................................38
第5章基于PyQt5的物体检测平台..............................50
5.1 PyQt5介绍..................................50
5.2总体设计.............................................50
第5章基于PyQt5的物体检测平台
5.1 PyQ t5介绍
PyQt5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开源Python图形用户界面(GUI)框架,它基于Qt 5框架和Python编程语言进行开发。通过PyQt5,开发者可以使用Python高效构建跨平台的桌面应用程序,而无需深入了解Qt的C++接口,从而大幅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的可维护性。PyQt5提供了丰富的GUI控件和组件,包括按钮、文本框、滑块、复选框、单选框、下拉菜单、进度条、标签、列表、表格和树形视图等,开发者可以轻松创建具有现代化外观和互动功能的界面。
除了这些基础控件,PyQt5还提供了多种布局管理器,使得开发者能够灵活地组织和排列界面元素,确保应用程序能够适应不同设备和屏幕大小。此外,PyQt5支持多种视觉效果和动画效果,如渐变、阴影、缩放等,帮助开发者设计更为美观且富有动感的界面。
在功能方面,PyQt5支持多线程编程、网络通讯、数据库连接、XML处理等高级特性,使其成为构建复杂应用程序的理想选择。由PyQt5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嵌入式系统、金融分析以及自动化控制等。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PyQt5在处理复杂界面和实现高效数据交互方面表现尤为出色。开发者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控件和布局管理器,快速构建出具有高度可定制性的桌面应用程序,满足各种不同领域的需求。
第6章总结与展望
6.1总结
物体抓取是机器人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自动化生产、仓储物流、家庭服务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为了提升抓取的精确度,确保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进行自主操作,基于视觉的物体抓取方法应运而生。该方法可以通过视觉感知系统帮助机器人识别和定位物体,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抓取。本文针对遮挡环境下目标检测面临识别和定位精度不足的问题和6D物体位姿估计精度较低鲁棒性较差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提出了YOLOv8-DES目标检测算法和基于残差连接的全局特征融合6D位姿估计算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目标检测在复杂环境下经常会受到遮挡和背景复杂度的影响,尤其是在多物体场景中,物体重叠和部分遮挡会使得目标检测难度加大。本文提出YOLOv8-DES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引入DualConv结构,有效提升了网络在多尺度特征学习中的能力,使得网络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复杂背景下的物体特征。同时,采用EMA模块,增强了模型对空间信息的学习能力,减少了背景噪声的干扰。此外,考虑到现实环境中物体类别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采用Slide loss函数根据物体类别的分布动态调整损失函数中的权重,从而有效提升了困难样本的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YOLOv8-DES算法在目标检测中具有显著优势,表现出了更高的检测精度和更强的鲁棒性。
(2)6D物体位姿估计涉及到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朝向的精准预测,传统的位姿估计算法在面对遮挡、物体形态变化以及复杂场景时,常常难以提供足够的精度和鲁棒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连接的全局特征融合6D位姿估计算法,首先在颜色特征提取网络中引入了SEblock,该模块能够根据特征的重要性自动调整特征权重,使得模型能够更有效地关注重要的颜色特征,并抑制无效或噪声特征,从而提升特征表达能力。在颜色特征和点云特征的融合阶段,本文采用了Realformer模型对全局特征进行提取与融合。与传统方法偏重局部特征的方式不同,Realformer能够同时捕捉全局信息,有效结合来自不同视角和不同传感器的特征信息,从而在复杂场景中获得更加全面的特征表示,提升物体位姿估计的精度和鲁棒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