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教育理念下中学化学教学设置与效果评价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5-06-15 17:46:34 论文编辑:jingju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1.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2012版《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向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倡导从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之处,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科学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形成的过程。经过在一线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五点体会:(1)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2)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实际操作的能力;(3)要根据教学需要,补充新鲜的知识;(4)要启发引导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与方法。此外,纵观湖南省长沙市近6年中考化学试题,试卷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填空题一般情况下每空2分,计算题一道6分左右,总分均为100。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大众接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的迅猛发展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全民素质,促进了科技的创新、文化的繁荣,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民生的改善作出重大贡献。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STS已拥有自己专门的学会和专门的刊物,仅美国就已经有十所以上大学设立了和STS有关的院系,有100多所大学同时建立了STS的计划体系,有1000多所大学也开设了STS方面的课程,并成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STS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
而我国的STS教育开始于1985年10月,值得重点关注的是,1999年开展的全国第六届STS学术研讨会,会上提出,在适当的条件下,我国高校也应开设STS课程与STS专业,使STS教育与理科教育巧妙融合,以提高受教育的综合科技素质等。
STS的思想最早兴起于上个世纪20-30年代,直到60年代后才受到西方国家的重视。大多数学者认为,STS教育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诞生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英国)。美国的一些大学从1970年始向学生提供被今日称作STS的主修课程,并在1980年将STS理念广泛推出,到1990年,美国已经将STS以课程的形态普及在数以千计的中学和大约2000所学院中。
英国正式系统的开展大学STS课程大约起源于1967到1970年间,1971年利兹(L e ed s)大学一个名叫S IS C ON(S ci en c e i n a S o ci al C on t ex t)的研究组在Nu f f i el d的基金会资助下成立并才开始重点关注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影响,直到齐曼(Z i m an)的重要著作——《科学和社会的教与学》的正式出版,定义了科学对社会扮演六个不同模式的角色才正式出现S TS的名词。其他国家比如荷兰、尼日利亚、菲律宾、博茨瓦纳等也相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S TS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第2章ST S教育理念下的九年级化学教育

2.1 S TS教育概述
在讨论S TS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之前,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何为STS教育,S-T-S之间的关系是什么,STS教育的理念和主要特点是什么以及STS教育与国内理科教学的融合现状。因此,笔者将对此逐一进行介绍。
2.1.1 S TS教育的涵义
尽管S TS(S ci en c e Te c h n ol o gy an d S oc i et y)教育思想已成为现代科学教育的主流指导思想,但对于STS的表述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国专门研究STS的专家学者曾对S TS作出了狭义的定义:S 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它是一种旨在培养具有科学技术素养,能参与科技决策、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的教育观念。其基本观点是“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最终受惠的是社会,使人类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学科。STS教育是对当代科学教育的一种理性反思,对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是一种挑战,是我国培养国际型人才和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2.1.2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人类探求、发现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创造和生产新知识的认识活动。科学的本质包括:(1)科学是理性的知识体系;(2)科学是一种创造性认知活动;(3)科学是社会大系统的构成要素。什么是技术?技术是运用一定的知识、手段和方法,特别是使用机器对物质、能量、信息进行转换、加工,以满足人类实践需要的社会性活动。
..............
 
2.2 S TS教育中蕴含的教育思想
2.2.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t ra n s fe r o f l ea r n i n g)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简单地说,学习迁移就是指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在奥苏贝尔看来,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所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的学习是不存在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新知时,认知结构具有较高的可利用性、较大的可辨别性、较强的稳定性,就能对新知识促进学习迁移。“为迁移而教”其实就是良好塑造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教材内容和教材呈现方式的的优化来改进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从而达到迁移的目的。
基于学习迁移,我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学习的迁移是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向智力、能力转化的关键,在初三化学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共同要素说、类化说、形式训练说等迁移理论,促进学生脑海中新旧知识的互相作用;概括是迁移的核心,在实际教学中掌握普遍性的原理、原则、提高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有利于学习的迁移。
S TS教育旨在培养全方位、综合性面向未来勇于决策的新型人才,提出以基本的知识和规律为根基,形成系统化条理性的知识结构域逻辑思维。S TS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
 
第3章中学化学教学案例设计.......................................14
3.1学习者分析与学习需要分析...................................14
3.1.1学习者分析..........................................................14
3.1.2学习需要分析......................................................15
3.2 S TS教学内容的选择............................................15
3.3 S TS教学目标的确立............................................19
3.4教学策略与教学流程图...........................................19
3.5 S TS教育理念下中学化学教学案例.......................22
3.5.1质量守恒定律.......................................................22
3.5.2燃烧和灭火..........................................................27
3.5.3二氧化碳的制取..................................................31
第4章案例教学的实证分析.........................................36
4.1问卷的设置............................................................36
4.1.1教师对S TS教育了解情况的问卷设计...............36
4.1.2对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37
4.2多种评价方式配合使用........................................39
4.2.1自评与他评........................................................39
4.2.2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39
4.2.3学生评价..........................................................39
4.2.4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39
4.2.5绝对评价、相对评价...........................................40
4.3教学效果的数据分析.............................................40
4.3.1学习情况的有效性.............................................40
4.3.2学习态度............................................................42
4.3.3 S TS意识...........................................................43
4.3.4学习S TS教育的有效性.......................................44
...........................

 

第4章案例教学的实证分析

 

4.1问卷的设置
4.1.1教师对STS教育了解情况的问卷设计
在熟知问卷设计的原则和程序以及问卷设计技术的基础之上,笔者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尽量达到问卷设计的要求。
1.调查目的
本文研究STS教育理念下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效果评价的研究,在研究之初,笔者需要了解到STS教育的普及情况、教师在实施STS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态度以及教师对实施STS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扎实的基础。鉴于此目的,对教师问卷设计为4个维度,共28个题目,在上文中已提及。
2.调查对象
教师对STS教育了解情况的问卷,鉴于本文研究的是STS教育理念下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效果评价的研究,笔者将问卷对象锁定为初中理科教师。通过对长沙市众多初中学校的考察与了解,在随机抽取与主观分析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为两所初中部的理科教师。为了人力物力与财力的节省,笔者通过在问卷星网站发布问卷的形式来进行教师对S TS教育了解情况的问卷收集工作。
3.初测与问卷的修改
问卷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在小范围内进行问卷的初测是十分必要的。在问卷初测中发现,填空题的填写率明显较差,对于一道填空题来说,只有约56%的填写率,因此,在填空题的设置上面要仔细斟酌,笔者将填空题改为了多项选择题的形式。此外,对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100%的被试均持赞同态度,显示不出区分度,因此,对此问题进行了删减。另外,在考察S-T-S三者之间的关系时,所有被试均选择的最佳选项,但由于此题与问卷的调查目的直接相关,笔者选择了保留此题。
.................
 
结论

 

1.论文的研究成果
本论文从国内外S TS教育与理科融合研究的相关文献入手,总结研究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并借鉴优秀学者的研究经验与结果,进行了STS教育理念下九年级化学教学流程图,对S TS教育内容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在教学流程图的基础上进行了三个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案例设计,并进行了实践教学,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STS教育较传统教学理念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意识与对未来作独立决策的能力。本文着重从学习态度、基础知识与技能、STS意识和实施S TS教育有效性四个维度对教学活动进行了多种评价方式配合使用的效果评价。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1)对化学基础知识进行分类,并设计了STS教育理念下九年化学教学流程图;
(2)对人教版化学教材进行了STS教育素材的整理与归纳;
(3)鉴于知识类型的分类,根据STS教育理念下九年级化学教学流程图,对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制取与燃烧和灭火进行了教学案例设计。
(4)建立了效果评价表,并通过多种评价方式配合使用的方式得出,STS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在学习态度、基础知识与技能、S TS意识和实施S TS教育有效性四个方面均起到了积极明显的效果。
(5)中学教师在接触STS教育之后,他们在备课与授课过程中也有了明显的变化,由此可见,此研究对中学教师也起到了教育理念传输的作用;
(6)本论文的研究思路、过程、方法可对以后学者在S TS教育与理科教育融合的研究中具有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