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舍构建北京民俗的三维空间
民俗,作为民间文化中的一部分,具有“集体性”和“传承性”等特点。衣食住行、岁时节日、人生礼仪、信仰祭祀……都属于民俗的研究范畴。然而,面对众多的民俗事项,作家将其转化为笔下的艺术素材时,却是经过刻意的安排,具体到老舍小说中北京民俗的刻画,则可以归纳为三重模式,即回忆式的叙述模式、互为审视的参照模式和人伦式的展示模式。
第一节 回忆式的叙述模式
“回忆”是人的一种思维模式,具体到老舍笔下涉及北京民俗的小说来看,不但是一种叙说模式,更是刻画人物的一种手段。 纵观以北京为环境的老舍小说中,其故事发生北京与民俗所代表的时间总有一种错位的现象,进而形成了两种人物形象,即一类“以民俗心态的人物群像”和“移风易俗的生存群像”。或固守于传统民俗,以民俗为生活的准则;或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民俗”进行改弦易张地变革,以求生存境遇的改变。通过这两类回忆式的叙述,完成了老舍以“民俗”为切入点,对生命的叙述。
一、民俗心态人物群体
生活于民俗所代表的时空范畴、落后于时代。因此,而形成了时间的错位,并造成这类人物形象在生活中时,常感到生活的手足无措。《离婚》中“张大哥”、《正红旗下》的姑母等人物形象,就是这类形象的最佳代表。“张大哥”作为地道北京人的代表,懂得三媒六聘的婚嫁礼俗、精通请客吃饭的人情世故。可以说,张大哥的生命是由各种传统礼俗叠加而成的。
老舍曾在如是评价张大哥:“我不认识他,可是在我二十岁到二十五岁之间,我几乎天天看见他。他永远使我羡慕他的气度与服装,而且时时发现他的小小的变化:这一天他提着条很讲究的手杖,那一天他骑上自行车——稳稳的溜着马路边,永远碰不了行人,也好似永远走不到目的地,太稳,稳得几乎象凡事在他身上都是一种生活趣味的展示。”①诚如老舍所言,“张大哥”就有如北京城的一个缩影,身上凝结着长久积淀形成的各种规矩、礼俗。然而,凡事讲究规矩的“张大哥”并非墨守陈规、不顾时代的变迁;相反他是事事懂得变通、调和,但这种变通却只是“反对离婚”(固守传统礼俗的代表)的手段。具体反映在“张大哥”身上,就形成了一个看似讲究追求变化,实则固守旧俗的人物形象。................
..................
第二章 老舍小说中方言俗语的审美功能
在老舍小说中,具有北京地区风土人情特点的语言,历来被研究者归之以“京味儿”概括, 而小说中出现的北京地区土语﹑俏皮话将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然而,老舍对语言的锻造却是极其严格的,他并不认为单靠一、两句行话﹑土语就能将人物写好,他曾举例说,“我能描写洋车夫,因为我有许多朋友是以拉车为生的。我知道他们怎么活着,所以我会写出他们的语言。北京的一位车夫,也跟别的北京人一样,说着普通的北京话,像‘您喝茶啦?’
‘您上哪儿去?’等等。若专从语言上找他的特点,我们便会失望,因为他的行话并不很多。”①不依靠方言﹑土语﹑行话作为刻画人物的依据,而是将对于生活的感悟理解作为写活语言的基础。因此,老舍认为“一个文艺作品里面的语言的好坏,不都在乎它是否用了一大堆词汇,和是否用了某一阶级,某一行业的话语,语言的成功,在一本文艺作品里,是要看在什么情节,时机之下用了什么词汇和言语,而且都用得正确合适。”②
第一节 京片子与京刀子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不仅体现在人们“衣﹑食﹑住﹑行”的具象层面上,往往还渗透人的思维模式中,而作为人类思维的外化语言,它更“是一种语言风格。但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它又具有另一种特殊的功能,反映了某一地区的特殊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和感情色彩。同时许多民俗事象也直接反映在方言土语中,许多特殊的名词指的就是某地的民俗事象。”③
老舍在文学创作中极其注重语言的运用。他曾多次强调人物的语言要与人物情感联成一片。而方言又是某地特殊的地域风貌的反映。因此,从语言角度作为切入点往往更能探究出作家笔下人物的内心世界。老舍小说中反映北京地方民俗特色、人物心理活动,往往就集中反映在人物的对话时的方言、俗语运用。这些具有民俗色彩的人物语言,多由俏皮话﹑歇后语和惯用表达方式构成,既是老舍小说风格形成的因素之一,又体现着老舍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在展示生命的同时,更表达了身为旗人对本民族命运的一种思考。................
.....................
第三章 老舍小说中北京民俗书写的文学史意义..........................34
第一节 古典文学对老舍民俗书写的影响....................................34
第二节 老舍笔下北京民俗书写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40
......................................................
结 语
未经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天辟地般的洗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却又游学英美,“满族”的身份又给了他深深的烙印。对于老舍来说,中西对照、新旧变化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而老舍也以一个小说家的身份,书写着他所经历的一切。其中,“北京”就是他小说世界重要的一部分。正因为在老舍的小说世界里,以北京城为背景描写了大量的风土民情,有学者称老舍:“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就所提供的市民人物的丰富性与生动性来看,找不到另一位作家可与老舍匹敌。如果将这些人物集合起来,那将是一个完整的市民王国。”
①更多人将老舍与北京的关系解释为“鱼和水”,而其中描写的北京民俗也被作为的“京味儿”的代名词,成为老舍研究的一个附属品,未被正视。
在撰写论文的这段时间里,我接触了不少老舍的相关研究资料,在查阅资料的同时无不印证着上述的观点。然而,作为一个极其讲究谋篇布局的写家来说,北京的风土民情是否仅仅是小说的“调味品”,这个问题一直盘旋在我脑海里。能否站在文学的角度,让北京民俗在老舍小说中有一个恰当的接受?这也是我试图去解答的。我想,只有解答了上述问题,我们才能更贴近于老舍的精神世界。
近些年来,以文化批判为角度,进行作家作品研究屡见不鲜。我们也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对老舍进行解读,“民俗学”研究方法也正在被学者运用于老舍小说分析。然而,或停留于单篇的解读,或过分强调社会学意义上的民俗,艺术性的解读似乎与老舍笔下的北京民俗还有一段路程。...........
参考书目
[1]赵树理:《赵树理文集》,山西:工人出版社,1980 年。
[2]石昆玉(清) :《三侠五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年。
[3]不题撰人(清):《施公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年。
[4]老舍:《老舍文集》(十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年。
[5]鲁迅:《鲁迅小说全编》(插图本),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 年。
[6]彭家煌:《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彭家煌》,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年。
[7]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 8 卷·小说》,北京:北京文艺出版社,2002 年。
[8]鲁迅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第二集》(影印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年。
[9]老舍:《老舍小说全集》(十一卷),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年。
[10]老舍:《大智若愚》,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 年。
[11]老舍:《文学概论讲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2]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