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背景下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8 17:57:35 论文编辑:lgg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时向我们阐明了“中国梦”。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何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一种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2]“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具体奋斗目标是,到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 2010 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历史以来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最伟大的梦想。[3]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各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而做好理想信念教育,是为青年人打好梦的基石,前进的导航。做好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实现“中国梦”来说更是基础和保障。反观“中国梦”,则为青年学生插上逐梦的臂膀,给予青年学生筑梦的力量。以“中国梦”为引导开展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仅仅是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也是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在新常态下,万象更新,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振兴、“中国梦”的实现,落在青年学生的肩上。每一个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情况都关系着国家的发展,每一个青年学生都是“中国梦”的主角,一个国家只有拥有那些舍弃安逸、不懈坚持的青年学生,只有拥有那些自尊自信、理性务实的青年人,只有拥有那些坚守信念、忠于理想的青年人,“中国梦”才能够越发绚丽,越发坚实。将“中国梦”作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使高校更好的开展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更可以让青年学生以“中国梦”为指引,放飞自己的理想。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2012 年 11 月 29 日,习近平同志参观《复兴之路》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并对中国梦进行了阐释,此后,从国内到国外,从主流媒体到网络社区,中国梦广受关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学习中国梦的热潮,学者们对中国梦的研究热情高涨。刘明福(2010)在《中国梦》中,以历史的眼光,站在“战略”的角度,对中美两国战略竞争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提出主张军事崛起的观点。公茂虹(2013)的《解读中国梦》梳理了“中国梦”的特定内涵,指出中国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梦想,是思想意识和目标指向的高度融合统一,不是简单的大国崛起,是中华民族要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雄心壮志,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张富文(2013)探讨了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指出中国梦的建设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周天勇(2013)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与中国道路以及与创业等方面的内容,指出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2013 年 4 月 “中国发展道路研讨会暨《中国梦与中国道路》新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书系统性和逻辑性非常强,观点独到,特点鲜明,选题颇具前瞻性,突出了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和视角颇具创新性。与会专家认为,中国梦与中国道路具有时代性,对这样一个大课题的研究需要饱满的激情和巨大的勇气。
………..


第 2 章 中国梦背景下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概述


2.1 中国梦相关内容
2012 年 11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展览,首次就中国梦展开论述,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 年 3 月 17 日,新一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换届完成,,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同志再次畅谈中国梦,在将近 25 分钟的讲话中, 9 次提及“中国梦”,进一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自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国梦的战略构想后,全国各地纷纷作出响应,掀起了做梦热潮,国内学者也掀起了研究中国梦的热潮。对于中国梦的内涵,学者们的侧重有所不同,张维迎指出“国”和“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梦是“国梦”和“家梦”的结合;林培雄认为,中国梦的实现应是国家、民族、社会、个人的多维发展。学者们持有各种看法和说明,但殊途同归,都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三个方面为宗旨。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一系列关于中国梦的阐释具有丰富的内涵,必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深刻的把握: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梦,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中心任务。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不断提高综合国力,要让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政治昌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增强国防观念,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提升文化软实力,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梦是民族振兴梦,广义的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辉煌与苦难并存的历史。振兴指的是对已经陈旧落后的要吐故纳新,对有巨大发展前景的要使其兴盛,对目前发展偏离的要整顿恢复。民族振兴中国家核心价值观的振兴首要问题、经济振兴是基石、文化振兴是重要内容、国与民共同振兴是生命,军事振兴是安全保护伞。民族振兴就是要在不同层次的重要领域实施振兴手段,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
……..


2.2 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关内容
在“中国梦”的研究基础之上,要对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关理论进行掌握和整理。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其中的重点在于三四个部分内容: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教育。理想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一旦形成,将会成为支配人们活动的精神动机。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事物合乎规律的期望和想象,是有可能实现的对自身发展和未来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是思想形成的动力源泉,所以说理想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是人们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其设定的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客观性。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关系和物质需求,会产生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会产生不同的理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理想的内涵:首先,理想来源于现实世界,同时反作用于现实世界,理想是在结合现实条件的基础上,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实现,不仅仅是对现实的还原和完全复制,是一个超越的过程,树立人生目标,知道实际生活,为奋发图强提供精神动力;其次,理想是一个长远目标,是需要通过不断地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可操控的短期的目标不属于理想;最后,理想的生存和发展是依赖于社会物质文化条件,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阶级之下,理想的内涵也有所相同。根据不同的内容,理想可以分为社会、道德、职业和生活理想。社会理想也是一定阶级的政治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预想,反映了一定阶级对于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政治观念;道德理想是人们所希望的做人的楷模;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取得成就的向往;生活理想是人们对生活方式以及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这四个方面的理想共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其中,社会理想是最高层次的人生理想,决定了道德、职业和生活理想的发展方向,制约着道德、职业和生活理想的实现程度。
………


第 3 章 中国梦背景下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分析..........18
3.1 中国梦背景下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调查......... 18
3.2 中国梦背景下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 23
3.3 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26
3.3.1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思潮影响.......... 26
3.3.2 社会转型期多元因素的影响.......... 27
3.3.3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重视不够.......... 27
3.3.4 青年学生个体因素负面影响.......... 28
3.3.5 网络信息时代负面信息影响.......... 28
3.4 本章小结.... 28
第 4 章 中国梦背景下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策略....30
4.1 中国梦背景下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原则...... 30
4.2 中国梦背景下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内容...... 33
4.3 中国梦背景下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保障...... 37
4.4 本章小结.... 40


第 4 章 中国梦背景下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策略


4.1 中国梦背景下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原则
教育原则对于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来说并不陌生,但在“中国梦”的统领之下,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原则要在以前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和完善,主要在以下五项原则中分别进行陈述。导向性原则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文化素质过硬、思想素质高的人才,也就是通过对青年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思想教育过程中,要对所关联的信息进行加工、筛选,因为涉及的信息并不完善,且有正面的信息,也有反面的信息。如果盲目进行教学,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正面教育是指对青年学生进行符合我党、国情需要以及符合伦理道德、科学文化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反面教育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我党、政府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伦理道德、科学文化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出现的问题的教育。要科学规范地进行施教,正确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导向性原则,正确处理正面教育、反面教育之间的关系。正面教育能够使学生精神振作,增强学生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怀。反面教育能够使学生产生危机意识,且时时警醒青年学生思想。以人为本,是近期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时代特征之一,而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强调人的主体性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性任务。主体性原则,是要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学过程处于师生协作完成、相互促进的状态,使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以充分发挥,促进学生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也是如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互相沟通,互相交流,互相探讨,使教育凸显出更多的魅力,产生更多的正面激励。

……..


结 论


“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的梦,也是青年学生的梦,青年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国梦”,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有机结合,提高和加强自身素质,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实现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引导青年学生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把当代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通过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为:第一,对“中国梦”和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总结。本文通过阐述 “中国梦”的发展历程、“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中国梦”的实现途径以及“中国梦”提出的重要意义,对“中国梦”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了“中国梦”和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系。第二、对“中国梦”背景下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系统的调查分析了“中国梦”背景下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得出结论为,现阶段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是乐观的,但也存在若干问题,并分析出这些问题产生的五点原因。第三,对“中国梦”背景下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索。本文探讨了以“中国梦”背景下如何加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原则、有效途径和保障措施,尤其是相关保障措施,用以实际解决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中国梦”意义重大,“中国梦”蕴涵深刻,但“中国梦”是实现,靠的是青年学生的奋斗,是青年学生的不懈努力。要让青年学生认识“中国梦”,要让青年学生理解“中国梦”,要让青年学生认可“中国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梦”的探索,要做好“中国梦”与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结合,真正让“中国梦”引领者青年学生,铸就中国辉煌灿烂的明天。
…………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