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后文学中的北京想象

发布时间:2014-04-06 15:57:57 论文编辑:孟凌云
绪论 
 
第一节选题意义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研究在国内已经成为一门显学,这当然首先是因为当代中国对现代化及城镇化的强烈愿望;而另外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得到极大发展的中国城市,尤其是一些被凸显出独特意义的重要城市,亟需在文化认同的层面确认自身文化身份和历史定位,也是推动城市研究繁荣的重要动因。就文学领域而言,20世纪30年代以上海等大城市的资本主义都市生活为表述对象的文学传统,在1949年之后销声匿迹;而构成当代文学起源的解放区文学传统从来都缺乏想象城市的成熟经验。这就使得文学在面对当下城市幻象时,虽然怀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与责任,却几乎找不到可资借鉴、承继与发扬的文学资源和文化资源。因此,对城市、城市文化以及城市文学的研究,既是一种外在的需要,也是一种内在诉求。其实说“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研宄在国内己经成为一门显学”并不准确,具体而言,是上海研宄成为一门显学。国内城市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关注,当然有种种原因:就城市历史而言,上海从一个小村庄发展为国际大都市的历程,正与中国遭遇现代性的时间进程相伴随,最为纯粹地表现出西方现代性如何在中国凭空兴建出一座实实在在的城;就文学传统而言,20世纪30年代集中于上海的诸多文人,已经从不同角度对上海的市民生活、消费主义空间及内在的革命传统作出了详尽表述。
.........
 
第二节研究思路与难点
如上所述,我所关注的乃是“文学中的城市”。它既不同于张英进所说作为一种具体文学的"城市文学”,也不同于物质性的城市空间,而着眼于“城市想象”。作为一名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研究方向的研究者,对于城市的物质性空间做出具体分析显然是我力不能及,至少非我所长,那是应该留给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领域的学者去处理的问题。我仍然选择以文学文本为出发点,重点处理想象中的城市而非现实中的城市。在我看来,想象中的城市远比现实中的城市更具探讨的价值,也更具启发意义。当然,在讨论的过程中仍然不免对现实空间加以分析,引入社会历史的材料,但那只是作为一种补充与佐证,并借以明确讨论的问题所在,文学想象始终是我论述的中心。此前对于北京及北京文学、文化的研究己所在多有,但比较成规模的研究主`张英进在《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中谈及他的研允理路时说:“本书研宄的不是`城市文学'本身(那是一种具体的文学),而是`文学中的城市'即文与电影文本中想象中的要是集中于对“京派”、“京味”的研究,实际上关注的是我称之为“北京的文化想象”方面,而对于1949年之后北京的政治想象与市民社会想象,则比较零散,不成体系。整体言之,缺乏系统阐述北京想象的理论框架。而我选择以现代性理论的视野贯穿对1949年之后(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城市代表的)北京想象的讨论,以便对以上诸多问题作一系统论述。
........
 
第一章建构“首都”:空间意义的收纳、改写与辖射
 
第一节收纳:北京-中国-人民-政权话语结构的初步建构
1949年9月27日,“北平”复名“北京”,成为几天之后宣告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命名的改换预兆了城市职能和政治身份的更新,同时在相当程度上,城市现实功能的实现和拓展也有赖于如何在话语层面上建构首都北京这一政治文化符号。对于当时的北京而言尤其如此。长达二十余年失去首都光环的北京,此时已成为一个纯粹的文化中心,“在当时的知识分子笔下,北京多少是带有落寞的`废都'意味的,带有文人的某些落寞、不平之气”;“到20世纪30年代,`文学中的北京'基本上已经是一种`边疆叙事' 了”。在此情况下,重新建构北京的政治中心形象格外显得必要,这正是“1949年之后,`文学中的北京'突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的原因所在。1949年10月《人民文学》创刊,何其芳在参加完开国大典之后写就的诗篇《我们最伟大的节日》发表其上,成为歌颂新中国最早的声音。这也是“北京”这一文学形象第一次出现在建国以后的文学作品当中。但是这首以建国的伟大时刻为表现对象的颂诗并非从空间展开,而是首先沿着革命历史的时间轴线回溯了中国人民从黑暗时代沿着荆棘道路一路走来的艰难历程。
........
 
第二节戏重改写:究竟是谁的空间?
政治衧情诗当中塑造的北京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的城市,不如说是一个符号。而在行情修辞之外,这座刚刚被中国共产党接收的城市显然有着相当复杂而繁琐的现实问题需要面对。游行的队伍从天安门广场走过之后,要回到他们的日常生话空间当中去,辉惶的政治空间所建构的革命内涵如果不能在常空间当中得到巩固,必将很快烟消云散,北京-中国-人民-政权这一话语结构最根本的巩固必须要通过对具体而微的城市空间的改造来完成。这就是为什么,在讨论1950年北京都市建设计划时,时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的彭真强调指出,首都的市政建设应该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应该首先替劳动人民着想,以明显区别于反动政权的都市建设方针。按照这一建设方针,建国以后北京的第一项公共工程,就是要首先消灭北京历来统治阶级从来不去,从来不管的肪:脏臭沟一一龙须沟。23但是单纯物质层面的空间改造,并不能够完成最终完成空间意义的改写,反而有可能造成诸多误解,时任公共工程局局长的曹言行就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上报告了一些个案,表明在一些居民对龙须沟改造工程颇有微词,而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政府给出的答案并不令人满意。正因为此,老舍《龙须沟》的创作才显得恰逢其时。与政治衧情诗一样,话剧在此以文学的方式进行空间意义的建构。只是较之政治行情诗相对单薄的抒情与象征,话剧的矛盾展 更加深入而具体。
.........
 
第三章重新分割城市:大院文化的形成、上升与追怀........42
第一节日常生活与个人的组织化:权力空间与个人塑形........45
第二节体认大院空间:空间意义、历史渊源与内在差异........54
第三节国家空间与城市空间:一张标识了等高线的新城市地图........63
第四节误读与重写:大院思乡病的复杂机制........73
第四章对抗与起点:政治想象笼罩下的北京文化想象........80
第一节 创者还是送葬人:老舍之于“京味”的意义........82
第二节文化造神意义何在:八十年代京味文学的政治策略........93
 
第四章对抗与起点:政治想象笼罩下的北京文化想象
 
第一节开创者还是送葬人:老舍之于“京味”的意义
如果将“社会主义城市”作狭义的理解,将之视为在社会主义理想之下,由强大的国家体制为主导,按照计划经济和层级制度的原则建构起来的城市愿景,那么本文以“现代性与社会主义城市建构”为话题的研究,经过以上三章的讨论,似乎己经可告完成。然而在“文革”结束之后,尽管集体主义的国家话语对于整个社会的控制效力逐渐减弱,城市规划的着眼点发生移动,对于北京的建设目标从建构一个层级分明、分工明确、压抑个人日常生活与消费欲望、张扬集体协作的大工业生产的社会主义城市,转向学习西方城市建设经验,重新肯定市民个人在城市空间当中的独特价值与自主地位,力图将北京建设成为一个全球化时代典型的国际化现代都市一一似乎自建国以来至七十年代末的城市建设经验,在冷战对立解体的国际形势变动中必须进行反思与调整;然而长达三十年的首都规划,无论在意识层面作为一种想象资源和思维惯性,还是在实践层面呈现为不时凸显的政策导向,都仍然对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产生着挥之不去的影响。何况前三十年的城市建设,实实在在地以建筑实体的形式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在城市地形图上打下一时难以抹除的印记。在此我们不免再次回想起列斐伏尔的经典论述:“我们所面对的并不是一个,而是许多社会空间。
..........
 
结语 负重前行:未完成的市民社会自我想象
自晚清以来,整个中国社会始终处在现代性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当中。鸦片战争失利,老大帝国从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推入世界格局之中,迫使中国知识分子不得不以西方现代性的视野重新打量自身所处的国度与文化,追索寻求中国自强与现代化的道路;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则标志着在前此探索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国人选择另外一种现代性方案作为纲领,对整个中国社会进行深入的改造,回应百年以来民族复兴之梦想;新时期以降,现代性携全球化潮流再次涌进国门,其所提供的社会理想与价值认同与社会主义理想大异其趣,使整个社会焕发出一种基于学习西方而创新改变的激情,却并未意识到这不过是一次故人重逢。三次现代性浪潮广泛波及城市与乡村,深刻改变了乡土中国,而较之具备更单纯社会形态和更稳定文化结构的乡村而言,城市发生的变动显然更加剧烈。现代性作用于中国城市,不仅使得上海这样极具殖民现代性意味的城市凭空兴起,更重要的是使如北京一般的传统中国城市在城市职能、组织结构、文化形态、空间意义等各方面都发生根本性的断裂与重生。正如薛凤旋所说,在考察中国城市的时候,必须将之放置在社会主义、传统儒家价值观和行为,以及资本主义三重视野当中加以讨论。
..........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