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质量是否让农民更幸福?——基于东部沿海农村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07 20:28:55 论文编辑:vicky
进而以东部沿海农村为例,分析社会质量的四个维度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四个维度均对农民幸福感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接下来我们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概括。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住房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这与朱帅③、余亮亮④等人的研究结论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大部分农民没有在城市买房,他们在农村拥有自有住房,而住房的影响效应需要与城镇居住意愿共同发挥作用。但是在访谈中笔者发现,拥有学区房与否对农民的幸福感具有影响效应。这说明教育是民生之基,子女是否能顺利入学,是否能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影响农民的幸福感。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的富足,也开始转向精神层面上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幸福居民、幸福家庭、幸福社区等新名词逐渐成为新风尚,但与此同时,就业困难、房价上涨、老龄化严重、环境污染、城乡差距等社会问题也使民众陷入焦虑。所以,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增强社会大众的幸福感逐渐成为各领域普遍关注的重点,加强幸福感的研究,有利于更深刻的了解、感知并获取幸福,对于提升社会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幸福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 1967 年,Wilson 对幸福感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出版了《自称幸福感的相关因素》一书,自此之后,幸福感作为一种心理学概念迅速在学术领域引发广泛关注①,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课题。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幸福感研究历程呈现出三个趋势:其一,跨学科研究趋势,从早期心理学领域扩展到教育学、组织行为、政府管理等诸多领域;其二,实践化研究趋势,从早期学术层面的研究发展到政策层面的研究;其三,社会化研究趋势,从早期个体层面的幸福感发展到社会层面的幸福感研究,并进一步演化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的研究②。从发展的角度看,幸福已逐渐成为政府和人民普遍接受的观念,因此,对幸福感的研究可为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幸福感的研究主要存在三种思路,即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而主观幸福感是主流范式③。主观幸福感可以定义为对一个人自身生活质量的主观感知,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包括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和个人经历等个人因素,还包括政府的治理水平,社会的制度架构等社会因素。在主观幸福感研究方面,大多数研究的切入点主要集中在个体差异性方面,研究重点包括身体指标,例如体质、年龄、健康水平等;心理学指标,例如心智水平、态度行为、人格特质等;经济学指标,包括资源分配、收入水平、消费行为等;社会学指标,包括社会地位、社会融合、社会排斥以及社会归属等因素①。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缘起于欧洲的社会质量理论是对欧洲社会政策的应对之策,通过实践社会质量理论,弥补市场单一主导下的社会发展畸形,引导政策者在宏观系统层面上分析问题、评价问题,将社会视为一种有机系统,在整体层面上进行评价。本研究将社会质量理论运用于中国农村语境,分析农民的幸福感,并与农村社会建设相结合,有利于丰富社会质量理论的解释框架。
二、现实意义
乡村是一种典型的地域综合体,涵盖自然、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要素,具有生活、生产、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功能,和城镇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空间,因此,乡村发展水平和国家发展所能达到的高度相辅相成。现阶段,国内乡村人口数量庞大,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一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突出,乡村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便在于乡村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目前重要的、艰巨的任务,也是政府工作的重心。通过提升乡村的发展水平,不但有利于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加速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是突破我国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切入点。
研究农民幸福感,既关系到农村人口的身心健康和各项权利的保障,又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及经济长足发展,乃至关系到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和谐发展。同时,也对其他地区发展提供借鉴和现实指导意义。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将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切切实实提高农民的幸福感,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有利于加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可见,本文研究在现实层面上具有重要意义。
图 1.1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理论框架与假设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农民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 SWB)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60 年代威尔逊关于主观幸福感个体差异的理论假设,其理论体系涵盖了三个方面,需要的及时满足产生快乐,需要总是得不到满足导致不快;需要满足到什么程度才能带来满足感,这有赖于个人的适应或期望水平,还受过去经验、同他人比较、价值观及其它因素的影响①。后来的学者在此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探究。
Bradburn 将主观幸福定义为个体如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评估自身的生活状况,即包括消极情感和积极情感②。还有研究认为,幸福感包括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前者指情感的平衡,后者指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涵盖了三方面内容:认知评价,主要指的是生活满意度,强调对生活质量的有效衡量;正性情感:主要指的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包括愉悦、奋进、精神饱满等;负性情感:主要指的是消极的情感,包括悲伤、忧虑、厌烦等。社会心理学家 Diener③指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通过对比分析理想生活状态和现实生活状态,进而形成的积极情绪。我国学者邢占军指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其本质上是一个积极的情绪感知。主观幸福感可以定义为一个人对自身生活质量、工作状况和安全状况的主观感知,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包括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等个体因素,还包括社会治理的质量等因素。
在综合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幸福感学者邢占军④提出了主观幸福感体验论的测量观点。在这个视角下,幸福感本身是一种满足自身发展要求的积极情绪,是幸福感、价值感和满足感相结合的整体感知;就内容而言,主观幸福感指的是社会大众所感知到的一种理想状态或者是一种非常满足的心理相态,具有显著的个性化特征。所以,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特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主观性,个体主观幸福感的评价标准以个体为基准,而不取决于其他外界标准,在构建指标评价体系方面存在显著的主观性。不同个体的评价过程以及指标有所差异,但是得出的结论可能是相同的。其次是整体性。幸福感是针对社会个体的综合评价,既可能是以生活满意度为核心的认知评价;也可能是正性或者负性的心理评价;最后是相对稳定性,大量研究显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稳定的、长期的状态,具有相对较高的稳定性,测量目标是个体比较稳定的情感反应或者生活满意度。相对而言,主观幸福感并非短期的心理感受,通常不会随着时间或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

第二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框架
到目前为止,和幸福感相关的争论依然广泛的进行,幸福感是一种心理感受还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其驱动力的来源等方面均未取得普遍共识。因此,如果要回答上述问题,不但要着眼于个体角度和经济因素,还需要考虑社会因素。以社会资本、公平正义、人口素质、资源环境等为代表的社会因素,也和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因此,本文在社会质量的整体框架涵盖了四个维度: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以及社会赋权。图 2.1 的分析框架建立了社会质量与农民幸福感的理论关系,它简要描述了社会质量与农民幸福感的可能存在的逻辑:社会经济保障程度的提高可能会提升农民幸福感;社会凝聚程度的提高可能会带动农民幸福感的提高;社会包容程度越高,农民幸福感可能也越高;社会赋权程度越高,农民幸福感相应地也越高。社会质量四个维度属于社会建构的条件性因素,它们的协同作用对农民幸福感产生影响。
2.1 社会质量影响农民幸福感的理论框架
................................
 
第三章 描述性统计分析.......................... 33
第一节 样本特征........................................... 33
一、样本的生理特征...........................33
二、样本的社会特征....................................33
第四章 社会质量影响农民幸福感的实证分析结果.................. 41
第一节 信度效度检验.................................. 41
一、信度检验................................41
二、效度检验..........................41
第五章 农村社会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农民幸福感的内在逻辑................. 57
第一节 社会质量存在问题的质性分析................................. 57
一、社会经济保障层面................................57
二、社会凝聚层面................................59

第六章 社会质量视角下提升农民幸福感的路径

第一节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社会经济保障是实践社会质量理论的重要方式,不但为社会成员生存提供了基本保障,对于制度建设和完善也具有积极影响。为弱化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均衡所产生的社会不满情绪以及社会矛盾,扭转社会福利发展滞后的现状,政府有必要从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取向出发,把社会政策建设提到和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位置。在社会政策体系建设和完善的基础上,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福利,为更多社会群体提供社会保障,为普惠型福利体系的构建打好基础,确保社会群体可以在各个领域拥有更公平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国民福利,改善社会质量,实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健全农民长效增收机制
由于目前大多数村民文化程度偏低,综合素质较低,基本上从事简单劳动,收入水平较低,收入来源不稳定。为保障农民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方面,应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引导农民发展养殖业,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创办家庭农场和农家乐,因地制宜挖掘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打造精品村。另一方面,应提高农民的职业素质。举办农业培训班,总结经验编写教材发放给农户,开设课程,比如技术类种植类课程,种植优良农产品,成立产销合作社,将特色产品产业化、品牌化,有效利用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路。此外,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农业就业补贴,鼓励农民开办生产合作社,发展农业经营。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文借鉴欧洲社会质量的理论框架,结合中国农村的实际,构建了适合中国农村语境的社会质量指标体系。进而以东部沿海农村为例,分析社会质量的四个维度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四个维度均对农民幸福感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接下来我们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概括。
一、社会经济保障与农民幸福感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收入对农民幸福感呈现正相关关系。农民的收入水平整体偏低,所以,幸福感水平较低。这与柳治国①等人的研究结论相符。一般认为,随着惠农政策的普及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的收入在稳步增加。但我们忽视了一点,物价的上涨带来生活成本的增加,相比于家庭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农民的务农收入增长缓慢,整体幸福指数处于中低水平。从访谈资料更进一步分析,相对收入的高低对农民幸福感影响显著。这与胡晨沛、朱玮强②等人的研究结论一致,部分农民倾向于进行上行比较,当与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相比较,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嫉妒等心理,从而降低幸福感。
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住房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这与朱帅③、余亮亮④等人的研究结论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大部分农民没有在城市买房,他们在农村拥有自有住房,而住房的影响效应需要与城镇居住意愿共同发挥作用。但是在访谈中笔者发现,拥有学区房与否对农民的幸福感具有影响效应。这说明教育是民生之基,子女是否能顺利入学,是否能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影响农民的幸福感。
二、社会凝聚与农民幸福感
社会凝聚维度下的社会信任、社会支持对农民幸福感呈现显著的正向效应,这与孟祥斐①、邢占军②等人的研究结论相符。这意味着,村民对家人、公职人员的信任程度越高,幸福感越强。新时代的社会建设应注重社会信任和社会资本,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