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研发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6 19:32:56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得出了以下的结论:(1)研发投入对企业盈利性的正向影响存在滞后性,与企业的成长性无显著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当期研发资金投入的增加,对企业当期的净资产收益率有负相关影响,但对企业滞后两期的净资产收益率有显著提升,即企业当期的盈利性不能得以提高,甚至会下降,但对滞后两期的盈利性会增强;随着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企业当期的营业收入增长率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即企业的成长性未能得到显著的改善。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我国经济已不能满足于仅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核心的增长方式,而应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以数量增长为核心逐渐转变为以高质量的增长为核心,才能顺应我国经济的新常态。在新常态中,我国的经济增速必然减慢,这会导致经济结构的不对称,所以我国必须从技术要素驱动、规模要素驱动向技术创新要素驱动方向转变。我国应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不断优化当前的经济结构,从而实现经济结构对称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国科技年鉴》的数据显示,2013 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R&D 经费投入与国内 GDP 之比)为 1.99%,而美国这一比例为 2.74%,日本为 3.48%,说明我国在研发投入上与创新大国存在较大差距。而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 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8 年全国共投入研发经费 19657.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6%;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 2.19%,比上年提高 0.04 个百分点,连续 5 年超过 2%,并再创历史新高。仅六年时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 2017 年欧盟 15国 2.13%的平均水平,相当于 2017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5 个成员国中的第 12 位,正在接近 2.37%的平均水平。
通过全国研发投入经费及强度的指标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不遗余力的发展科技创新已经初步取得成效,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渐减少,但我国 2020 年预计实现的研发投入强度 2.5%这一目标仍是一项无法轻松逾越的挑战。数据表明,2018 年我国科技创新研发经费中的企业投入占近八成,其中 68%来自 13.6 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近 9000 亿元的研发投入,且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强度普遍达到甚至不少超出了 3%,明显超越了我国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要想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创新间的差距,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势在必行。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早在 1960 年,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经济利益的影响在西方经济学家中出现第一次研究浪潮。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企业越来越多,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加快了企业对研发的投入程度,同时大量的实务研究也随之产生。许多发达国家的学者意识到要想打赢这场全球的企业经济战,必然需要高水平的研发创新来支撑,于是这一领域立刻形成了大量的理论分析文献与实证研究成果。尤其对于研发费用的披露变得更加系统、全面,可获得的企业研发数据越来越多,相较而言国外研究学者对于研发投入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在时间上较早。
对于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大多数学者认可其具有正相关性,如学者Kumbhakar(2012)认为,企业如果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那么对于研发活动应该足够重视。通过实证研究,Kumbhakar 的结论显示:研发资金的增加能够明显的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水平[1]。此外,国外的经济学家还通过对不同国家或不同行业进行实证研究,多角度得出显著正相关结论。在亚洲区域的研究结果中,Ki-Hoon Lee(2015)等在研究企业环保投资的重要性时,以日本制造业为研究样本,选取绿色 RD 投入作为环境绩效的主要因素,通过数据收集进行实证研究,结论发现研发投入对财务绩效存在正向影响[2]。Azam Chaudhry(2018)等主要研究发展中国家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关系。他们以巴基斯坦为研究对象,选取对外出口的纺织服装制造企业为样本,建立多结构模型并通过数据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所有创新投入(包括研发投资、产品创新、决策创新)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呈显著正相关[3]。也有西方学者以欧美地区为对象进行研究,Geoffrey A.V.(2015)以近三十年间在美国上市的上千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上市公司研发资金、人员投入分别与企业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投入均对企业经营业绩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4]。Antje Schimke(2014)等也选用了上千家的企业财务数据,他们则以欧洲的 1000 多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同样得出研究结论,认为研发投入能够明显的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5]。Bettina(2013)则对德国的企业进行研究,利用动态的结构模型对德国制造业样本公司的微观数据进行整理量化,研究结果显示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的 R&D 投资比例与未来生产率都会受到政府 R&D 补贴的正面影响[6]。还有学者重点关注不同行业的研究结果是否一致,Chen(2016)等学者研究不同行业背景下,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力度是否有区别。他们将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长期效果进行行业区分,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产生正相关关系,其中对制造业的正向影响更大,最好的是电子行业的企业,同时高密度 RD 投入可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利益流入[7]。
.......................

2 税收优惠、研发投入与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相关理论综述

2.1 税收优惠、研发投入与高新技术企业绩效概述
2.1.1 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又可以称为税收优惠政策,是世界各国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政策手段之一。我国税收优惠的起源可以追述到“商鞅变法”时,当时立法规定可以免除勤恳耕织粟帛并得以提高产量的农民的摇役负担。并且,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时期对税收优惠的表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美国税法根据纳税企业的规模来制定相关内容,如对于创新型中小企业,企业所得税减少税率按照 14%征收;日本于 1990 年后进行企业税收的减免,并按照企业规模的不同规定有差异的税收标准,如对注册资金不超过一亿日元的、1992年以后成立的、成立时间不足五年的亏损中小企业,能够享受为期一年的退还上一年度法人税的税收优惠[44]。
现代学者认为,税收优惠大多主要针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落后地区、弱势企业及鼓励发展型企业,政府为了达到其经济发展的宏观目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以较为科学合理的方法,不同程度上的向特定的经济主体退回或者放弃一部分税收收入,以此来对特定的行业、地区、交易形式进行市场竞争或宏观调控。在税收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一种是政府为了进行财政收入而对纳税人、税率、纳税期限的确定和限制等进行明确规定的各项规范性税收条款,另一种则是由各类特殊优惠的税收条目组成,是政府为鼓励经济发展而实施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分不同税种、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进行税收优惠,从而达到促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部分行业企业经济发展。
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相同的是,两者都可以视为财政的支出项目,仅是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财政补贴更多的是事前补贴,采用了直接给予财政拨款或者实物补贴等方式进行财政支持;而税收优惠则属于间接补贴,它是将财政应收的收入免于或者减少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方式包括免税、减税、加计扣除、加速折旧、减计收入、税额抵免等。由于税收优惠为事后的政策扶持,所以较之直接的财政补贴具有更加灵活与普遍适用的优点。
.......................

2.2 相关理论
2.2.1 技术创新理论
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它由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首先提出,他认为“创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入一种“新结合”,这种“新结合”由新的生产要素和新生产条件组合而成。之后,产生了技术创新理论的第一阶段——新古典派,新古典派基于市场失灵理论对技术创新进行进一步研究,代表人物索罗(R. Solow)认为经济增长率正是由资本增长率、产出弹性和技术创新这三要素共同决定。
第二阶段是新熊彼特学派,该学派主要研究技术创新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企业家创新模型、创新扩散模型、创新周期模型等新经济模型。第三个阶段是制度创新学派。制度创新学派认为拥有完善的所有权体系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如果每一项技术创新活动都能够有知识产权保护,那么就能避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第四个阶段是国家创新系统学派。其核心观点认为:国家的科技创新除了应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研发强度外,还应该不断改进与科技创新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包括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综上所述,创新理论的四种学派都各有其优点、并且都在不断完善。四种学派,既强调了企业对于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又强调了国家在科技创新中的调节作用,保证创新的知识产权不受伤害可以改善企业研发积极性。当企业重视研发创新时,新的技术和服务会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间接的提高企业绩效。一方面,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为顾客提供其他企业不可替代的产品或服务,从而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利用其拥有的高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企业利润。因此,企业研发活动如果成功,企业获得了市场唯一的核心技术或服务,那么企业的竞争力将大大增强,其成本可能降低,产品或服务将取得附加价值,最终带来企业利润的提高,而高利润是企业绩效提升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可以认为,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帮助企业获得超额利润,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
表 4.1 变量说明表
..............................

3 税收优惠、研发投入与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研究假设...........................18
3.1 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与影响假设........................18
3.2 税收优惠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与影响假设.................18
4 税收优惠、研发投入与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研究设计........................21
4.1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21
4.2 变量的选取...........................21
5 税收优惠、研发投入与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28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28
5.1.1 样本的行业分布.............................28
5.1.2 总样本描述性分析......................29

5 税收优惠、研发投入与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用以概括、表述各指标变量以及各指标变量之间关联和隶属关系的统计方法,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其内容包括各指标变量的平均值、极大值、极小值、标准差等。
5.1.1 样本的行业分布
本文按照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2012 版)对所选的在中小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行业分类,共可以分为传统制造业,信息技术传输、软件和其他信息技术传输和服务业,科学技术研究和其他专业信息技术服务业这三大类。其中制造业中又主要包括:生物医药技术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它相关运输设备技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相关电子设备传输技术制造业。其中信息技术传输、软件和网络信息传输技术和服务业又主要包括:软件和网络信息技术传输和服务业、互联网和其他相关信息技术服务。具体的样本信息服务企业在各行业的数量分布详见下表,可以明显看出,样本企业中主要属于传统制造业的数量最多,有 81 家企业,大约占总样 78%。样本行业分布情况如表 5.1 所示。
样本行业分布情况如表 5.1 所示。
表 5.1 样本行业分布情况表
.........................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本文以 2013-2018 年历史财务样本为参考,研究了高新技术企业中在中小板上市的部分公司在税收优惠、研发投入对企业盈利性与成长性两方面公司绩效的影响,以及中介变量研发投入的作用,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1)研发投入对企业盈利性的正向影响存在滞后性,与企业的成长性无显著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当期研发资金投入的增加,对企业当期的净资产收益率有负相关影响,但对企业滞后两期的净资产收益率有显著提升,即企业当期的盈利性不能得以提高,甚至会下降,但对滞后两期的盈利性会增强;随着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企业当期的营业收入增长率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即企业的成长性未能得到显著的改善。
(2)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这说明税收优惠对企业进行研发投入活动是具有激励作用的。同时税收优惠与企业的成长性有着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税收优惠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成长性,这与以往的一些学者研究结果一致。同时,企业的资产规模与资产负债率和企业的成长性同样有明显的正向关系,结果显示,企业的营收增长率随企业的资产规模与资产负债率增长而增长。
(3)税收优惠与企业的盈利性、成长性均有着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税收优惠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对企业增强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的效果是非常有效的。这与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相同。对于中小企业,税收优惠应是政府扶持政策的侧重点。
其次,企业的资产规模与资产负债率和企业的盈利性、成长性也有明显的正向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是随企业的资产规模与资产负债率增长而增长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