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高中英语教材阅读文本衔接研究--以现行人教版教材为

发布时间:2020-06-06 22:37:21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研究,本研究采用了对比分析法对初高中英语衔接阶段的教材做深入的探讨,力求得出衔接阶段英语阅读文本的衔接现状和问题。其中重点分析了阅读文本在知识、技能、素质三个层面上的衔接情况,从纵向衔接来看,整体呈现出较好的过渡和衔接,但是横向(内部)衔接存在一些问题。对知识层面的分析,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话题的编排、体裁的选择、文本易读性和文本的词汇量。总体的衔接呈现出平稳过渡的趋势。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体现着党和国家教育思想和理念,发展和夯实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方针,是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对于各学科而言,教材则把教育的内容和目标系统化、形式化、具体化。对于英语学科而言,教材主要的编排形式是以文本为基础,尤其以阅读文本为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指出“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即学生圈绕某一具体的主题语境,基于不同类型的语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深化对语言的理解,重视对语篇的赏析,比较和探究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以教材为核心和基础。因此,教材作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关键,是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对教学的成败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鉴于英语学科的综合性、应用性与持续性,在文本的衔接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和现有水平以及设计的梯度。应注重初高中学段的不同与联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知识的脱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英语降低了难度,旨在扩大教育的普及性和适应性,而高中英语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了要求和难度,定位于高考的命题依据,拔高了知识的深度,由此导致了初高中英语教材在编写时出现了衔接上的落差,实际的教学由此产生了脱节的问题(谢金芮,2014)。故此,加强初高中两个学段的衔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本研究通过分析初高中阅读文本的衔接现状,结合课程标准和相关理论找到文本衔接的不当之处,包括体裁和题材的选择,词汇量及语篇的过渡等,进一步完善英语教材的衔接,从而为进一步丰富英语课程和教学的衔接提供理论支撑。
进一步丰富英语课程和教学论理论研究,从理论上构建初高中英语教材的衔接框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现有的衔接研究。
二 实践意义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理清初高中两个学段的课标的逻辑联系
通过初高中教材阅读文本的衔接研究有助于理清《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初中英语阅读文本与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之间的逻辑联系,有助于构建两个学段英语阅读文本的系统性、连贯性。
(二)  分析不同层级教材之间衔接现状和问题,为教材的编写与完善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分析当前初高中英语教材中阅读文本衔接上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正和完善人教版初高中英语教材,为教材的编写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指导。
(三)  找到不同层级教材衔接的问题,促进各层级教学衔接
通过分析不同层级教材衔接所呈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查漏补缺,缩小教学进程中存在的较大梯度和难度,为不同层级间的英语教学做好平稳过渡。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 教材
关于教材的概念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英文里,教科书被称为 textbook或 course book,有时直接用 course 一词来表达。廖哲励在(1991)《课程学》一书中认为:教材是以一定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方式、育人目标分门别类编制的可供学生视听、阅读和操作的材料。它既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也是教师从事教学的材料。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将教材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定义是可供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辅导用书、讲授提纲等;狭义是指根据特定的教学任务,组织一定范围的知识与技能体系,一般是指教科书。2  刘继和(2005)将教材划分成四个层面即:第一,作为素材的教材。指教材通常被认为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素材、材料或是手段;第二,作为教学材料的教材。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一切拥有特定教育价值的教学材料或工具;第三,作为教科书的教材。仅仅指在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师生共同使用的教科书(或课本),与教科书完全等同;第四,作为学科核心知识的教材。是学生直接的学习对象,是理解课程内容达成课程目标的媒介。
本研究中所代表的教材属狭义的范畴,即教科书。具体特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高中英语教材。该系列教材是经典的英语教材,历经了版本的更新换代,成为使用时间最长的英语教材。其中初中教材为刘道义先生、郑旺全先生、David Nunan 主编,2014 年 3 月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go for it!》;高中教材为刘道义先生主编,2007 年 5 月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版》。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 国外相关研究
(一)  已引进的国外英语教材的概括
国外英语教材主要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与国内的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划分方式不同。我国引入的较出名的国外教材有 New Concept English(《新概念英语》),Cambridge English for Schools(《剑桥英语》)等。研究发现国外编写的教材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教材中话题的选择多采用当代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信息量大,文化内涵深厚;第二,重视学生语言输出的培养,口语和书面语交替演练;第三,教学内容多为实际的生活场景,教学内容以交际性为主,便于学生使用;第四,教材中文字和图片的排版都是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第五,语料丰富,非正式生活用语也被涉及。”
随着国际间频繁交流,国内英语教材也受到了国外英语教材极大的影响,突出表现在教材设计上。比如在参阅了《先锋英语》等教材之后,国内教材编订者也在近些年逐渐加大生词量。其次;国外英语教材有大量取自真实生活的语料和语境,国内教材也在这方面下功夫,让所编制的教材更贴合生活以及外国人的用语习惯。
(二)  阅读文本的相关研究
  自 20 世纪以来,阅读研究一直是国外教育心理学家首要的关注点,阅读主要以阅读文本的形式呈现,成了阅读研究的重要领域。由于受到行为主义、认知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三种观点的影响,国外关于阅读文本的研究也在其理论框架下展开。总的来说,国外对阅读文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的四个方面:
表 2.1 国外阅读文本的研究领域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13
第一节 克拉伸输入假说...............................13
一 理论简介 ...........................................13
二与本研究主题的相关性 ...................................14
第四章 研究设计 .............................................16
第一节 研究问题................................16
第二节 研究内容..........................16
一 研究材料 ..................................16
二 研究具体内容 ............................17
第五章 数据分析 ............................19
第一节 课标中阅读文本要求的解读 ....................................19
一《义务课标》关于阅读文本要求的解读 .....................................19
二《普高课标》关于阅读文本要求的解读  ....................................20

第五章 数据分析

第一节 课标中阅读文本要求的解读
针对本研究的聚焦点,探究阅读文本在教材中的衔接情况,故此对相应学段的课标做深入的研读和挖掘,着重分析阅读文本在英语课标中的相关要求。国际教育界早就提出了教育的三个基本要求是:“学知识、学做事、学做人”,其中所对应的就是知识、能力和素质。张忠福先生指出,在素质教育的理论框架里, 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不是单一的平行关系。其中,素质属于上位概念, 知识和能力属于下位概念,是素质中的具体内容(张忠福,2010)。根据以上观点,本研究对阅读文本的分析具体划分为三个层次:知识层面、能力层面、素质层面。如下图所示:
图 5.1 阅读文本研究层次示意图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
本研究采用了对比分析法对初高中英语衔接阶段的教材做深入的探讨,力求得出衔接阶段英语阅读文本的衔接现状和问题。其中重点分析了阅读文本在知识、技能、素质三个层面上的衔接情况,从纵向衔接来看,整体呈现出较好的过渡和衔接,但是横向(内部)衔接存在一些问题。
一 初高中英语阅读文本在知识层面的分析
对知识层面的分析,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话题的编排、体裁的选择、文本易读性和文本的词汇量。总体的衔接呈现出平稳过渡的趋势。
在话题的编排上遵循了新课标的要求,整体呈现出“由易到难”的过渡。但是,教材内部的话题数量并没有按照话题难度进行反向编排。例如,初三所涉及的话题大多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较密切,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各占21.4%。其中科学与技术、历史文化等较为抽象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较低的话题在初三教材中没有涉及。总体呈现出“易多难少”的趋势。对于难度较低的话题复现率较高,而难度较大的话题复现率很低。整体话题的编排系统性不足,随意性较大,例如,高一所涉及的话题集中在人与社会和自然,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文娱与体育以及世界与环境,各占 20%。对于学习生活、节假日活动等学生过于熟悉的话题,在高一教材中没有重复出现,而且初高中话题出现了各自选题,相关度不高的情况。
体裁方面延续初中题材,主要以记叙文和说明文为主,初三学段的体裁选择的比例分别是:议论文(14%)、记叙文(39%)、说明文(25%)、应用文(14%)、小说(0%)、诗歌(7%),体裁的选择集中在记叙文和说明文。我们可以看到小说和诗歌的比重很小,仅为 0%和 7%。而高一的情况与初三类似,高一学段体裁的选择占比分别为:议论文占比 9%、记叙文占比 47%、说明文占比 22%、应用文占比 15%、小说占比 3%、诗歌占比 3%,同样集中在记叙文和说明文,小说和诗歌的比重仍然很小,各占 3%。其中,出现了过渡衔接的情况,没有融入新体裁。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教育论文

热词

代写教育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