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1 21:50:13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工程硕士论文,本文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管理的原理入手,依托实体工程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同时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得出如下结论:1、找到一种可以提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方法。2、有助于推广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3、基于对 LW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研究,可以发现,对施工质量产生最大影响的是人为因素(即主观因素),而不是客观因素(如自然环境、原材料等),相反客观因素的影响可以在人为因素下减少甚至避免。因此在以后的施工中,我们应该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20 世纪 30 年代,欧美发达国家首先开始了高速公路的建设。自 1960 年以来,世界各国才真正意义上开始了高速公路的建设。
首先,高速公路是时代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必然的一种产物。城市不仅仅是人口的聚集地,工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城市中汽车的数量也是不断增长。在以城市为中心的的环路、辐射路及交通繁忙的路段等,衍变成了现在的高速公路网络。
第二,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作为当前人类必需的交通工具,且高速公路主要是为汽车提供服务的道路,这就要求建造的高速公路需要同汽车的特点相吻合,还需确保速度和承载能力,而高速公路须要使二者恰好的相结合。
由以上背景,如图 1.1,1.2 所示,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状况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图1.1 我国公路与GDP发展状况(2001-2016年)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我国在针对施工管理的研究,特别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研究,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质量管理的发展也是受益于产业革命的兴起[7-9]。从它的产生到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简称泰勒)以 18 世纪工业生产管理的经验,于 20 世纪初最早提出“科学管理”这一概念,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传统的凭经验工作的方法[10]。这种方法曾在 20 世纪 30 年代风行一时,极大的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第二阶段: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 A.Shewhart),现代质量管理的奠基者,被人们尊称为“统计质量控制(SQC)之父”。休哈特等人于 20 世纪 30~40 年代,采用统计方法监控生产的全过程,并首先提出了控制图这一统计控制工具,并根据数理统计方法制定了一套暂行的质量管理标准[11-12]。
第三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美国通用公司的工程师—费根堡姆于 1961 年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这一概念[13]。而后,现代质量管理的领军人物约瑟夫·M·朱兰(Joseph M.Juran)博士所提出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又被后人称为“朱兰三部曲”[14]。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是与全部的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管理结果将转变为管理因素,同时还要及时找出导致产生质量问题的因素,首先要解决主要矛盾[15]。1961 年,费根堡姆编著并出版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在书中,他主张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用户需求的产品可以更加经济的生产出[16]。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兹·戴明(W.Edwards.Deming)提出了经典的“质量管理的十四点原则”,包括产品的创造与改善服务的恒久目的、停止依靠大批量的检验来达到质量标准、废除价低者得的做法[17]。
........................

第二章 质量管理理论基础

第一节 质量管理理念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管理: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即保证工程质量为前提,做好整个工程的进度、费用协调发展的系统。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手段,才能保证 LW 高速公路 SMA 路面的施工质量。鉴于 LW 高速公路的施工特点,为保证合格的施工质量,应采取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
一、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我们可以理解为所有与管理的活动,均是为了完成最初的质量目标。与管理相关的活动,又需要在已建立的质量体系中,按照体系规定的职责、方法、程序等来进行。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费根堡姆认为质量管理是企业的原则是保持质量并提高质量,以此为基础并在最低成本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顾客的需求。
而对于高速公路施工企业来说,全面质量管理可以这样定义:把高速公路施工企业相关的行政、生产、成本、技术管理和与统计方法相结合,建立一套有效的、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生产的全过程控制,使得施工成为质量过硬、经济、安全的工程。以 LW 高速公路为例,全面质量标准如表 2.1 所示。
表 2.1 高速公路施工项目全面质量标准
...........................

第二节 质量管理原理、步骤及工具
以我国现状来看,大部分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一般都采取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即政府监督、业主直接管理、承包人自检)。同时还要求参与工程项目的各级单位,如工程投资单位即业主、设计院、承包人、监理单位、材料供应商、地方质量监督部门及第三方检测和咨询机构等,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明确职责与分工,共同做好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因此为保证工程质量,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从项目开工伊始就要做好质量策划,根据确定的质量目标,层层分解,细化到各个部门,责任到人,从人员、机械设备、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制定一套有效的措施。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从项目开工伊始无论是业主、承包人还是监理单位,都要制定质量目标、策划、控制、保证等相关措施(承包人、监理单位的质量目标要根据业主制定的目标而定)。而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见图 2.2)中,由业主应制定质量目标,同时按照我国的法规及行业标准确定该项目的质量标准,以合同的形式委托设计单位以设计图纸或文件的方式进行明确。而承包人是控制工程质量具体的执行者,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材料和质量进行全程控制。监理单位则是对质量保证进行负责,需要对承包人的工程质量按照行业标准及设计文件进行检验,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规范及行业标准要求。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都需要在政府监督下进行。
图 2.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

第三章 LW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前质量管理...............................19
第一节 LW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概述..................................19
一、工程概况.................................19
二、路面简介(SMA 路面为例)...........................20
第四章 LW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质量管理......................................37
第一节 关键参数选取............................. 37
第二节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38
第五章 LW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后质量管理...............................49
第一节 施工后质量检测方法............................... 49
第二节 施工后检验评定方法.................................. 51

第五章 LW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后质量管理

第一节 施工后质量检测方法
施工完成后,根据评定标准,路面工程一般以 1-3Km 作为一个分项工程作为一个评定路段,按照规定的频度随机选点进行检测,单个测定值须与规范中的允许偏差进行比较并根据测得的数值算出合格率,最后再算出每一个评定路段的代表值、平均值等。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特别是 SMA 路面)交工验收时,须要对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包括:再生路面厚度、压实度、平整度、摩擦系数、渗水系数、构造深度等。
根据评定标准,以分项工程为基本单元进行工质量评分,评分即采取 100 分制,分项工程评分后,才可以进行分部工程的评分,进而计算单位工程及建设项目的评分。按照评定标准要求,分项工程质量检验的内容主要有基本要求、实测项、外观鉴定及质量保证资料等四个方面。按照评分标准,满分为 100 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减分,并进行加权平均值的计算。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本文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管理的原理入手,依托实体工程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同时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得出如下结论:
1、找到一种可以提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方法。
2、有助于推广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3、基于对 LW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研究,可以发现,对施工质量产生最大影响的是人为因素(即主观因素),而不是客观因素(如自然环境、原材料等),相反客观因素的影响可以在人为因素下减少甚至避免。因此在以后的施工中,我们应该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由于受实体工程条件限制,本文仅仅是对 LW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进行了研究,局限性较大,本文所研究的质量管理程序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方法仅对同类型的养护施工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对于其它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概况不尽相同,特别是技术标准、自然条件均不尽相同,质量管理的细节上可能会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否适用于其他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