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代写代发范文:明朝人文民俗的图像表现——吕文英《货郎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09:49:34 论文编辑:lgg
一、风俗画对社会人文风俗的表现

 

(一)视觉信息的图像构成
人类感知现实物质世界,运用了自身的视觉特性、听觉特性、嗅觉特性、味觉特性,甚:今:是精祌特性乃至幻觉。其中,视觉特性是产生视觉图像的先提条件,人类将眼暗看到的物象通过眼睛内的视觉神经进行传递,“到达初级视皮jz:-(primary visual cortex)后,被记忆的只有四组参数,即颜色、运动、形状和场深。”形成视觉记忆,视觉记忆足形成图像的杂础。
视觉图像是人类的信息交流的手段之一,其有其专属功能,而这拽功能也就成为图像存在的意义。图像被不同的人为各的理山,以多种方式及形态制造和使用。在手绘阁像的年代,产生的视觉阁像多为艺术图像,即绘画作品。
绘画作对视觉主题的呈现,是创作者运用绘画工具和材料,通过点、线、色彩等艺术符号对视觉元素的表达。视觉元素包括颜色、运动、形状和场深,元素越齐全形象就越清晰,造型符号就越生动完整,承载主题(内容)的能力也就越强。存世的绘画杰作生动地展现了主题,较为完整地记录了视觉元素,这些图像为人类的信息交流提供了装础,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条件。
从历史学研究来看,这些艺术图像可以与文字记载相丑佐证,又具备了文字所没有的优势。一方面,文字无论记载得多么详细和丰富,为人们描速的形象总是抽象的,与图像的直观性比起来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由于古代会读书识字的人群并不像现代这么广泛,因此艺术图像的传播远比文字要广泛。图像可以证史,彼得·伯克在《图像证史》一书中就追溯了图像(images)作为历史证据的悠久历史。
.......................
 
(二)人文风俗的图像表现
1.风俗画的成因
风与俗形成的因素有所不同,山向然条件、地理环境而形成的风尚、习俗称为“风”;山社会上层阶级喜好或倡导的行为,人们随之效仿而形成的社会风尚称为“俗”。风俗首先是人们日常生活、生存的方式,属于行为文化。人们为了延续生命需要吃饭,至于吃饭的方式,比如吃什么,怎样吃等,则不同的民族和族群由于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不同而具有各自的特色,随着历史的演变也会不断丰富其内涵及形式。其次,风俗不仅是一种生活行为方式,而且是一种被社会大众所普遍公认、积久成习的社会生活方式,形成社会的模式化。风俗的范畴特别广泛,根据风俗现象的特点和历代文献可以分成生产、生活、礼仪、岁时、信仰和社会等六大类,如婚嫁礼俗、岁时风俗、节円风俗、集会结社风俗等,这些丰富的风俗文化成为画家绘画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
对风俗画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风俗画狭义来说是以社会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为题材的人物画。①风俗画发展到宋代进一步扩大了表现范畴,主题具有鲜明的风俗性质,内容是以群体人物和社会生活相连贯,使这一独立的画科有别于人物画的传统观念。上至京宫贵族的宴游雅集,下免否姓的日常生活及娱乐等,凡是世俗生活,都是风俗画的表现范畴。风俗画广义来说并不指人物画,明代文人画家在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表现得主要是人物生活情景的“四乐”,即绝、樵、耕、读,从中亦能看出社会民风习俗,使这类山水画有了风俗性的内容和意义。
另外,传世的名家原作和摹本,不少仕女画和历史都画风俗文化的体现,如东特顾惜之《女史箴阁》中的梳妆图,唐代张萱《虢国夫人游存图》等,表现内容都是各个时代贵族阶的日常生活。
...................
 
二、吕文英《货郎图》的图像研究
(一)吕文英画风的形成
1.生平及传世作品
《戒维老人漫笔》卷一载:“孝宗朝画士吕纪以翔毛,吕文英以人物矜被恩纪十波人,文英处州人,人呼为小吕。”文英(1421--1505)②处州作品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画法宗南宋马远、夏圭,山石运斧劳皴和脱泥带水敏,树木细劲欹侧。画面从大局到细部,有紧有松,有虚有实,尤其天际水墨这染几道留白,将风雨交加的动势供托出来。
《货郎图》是一组有四幅的风俗类“院体”画,四幅作品在构图经营、人物描绘和景物布置上大致相似,只是从画面中不同的花舟植物看出四季的变化:春景中以桃花、牡丹来体现春意;夏景中是格、蜀葵、柳树;秋景中以桂花、梧桐、芙蓉花、菊花作为季节标识;冬景中则是松树、梅、竹和山茶。四幅画作中都无款,每幅画面中央上部都有“钦赐吕文英图书”的朱印,结☆人物和场景特征来看,此图可能是吕文英受命为宫廷贵族们贺喜而画的。吕文英多次授命画这一题材,其作品《嬉舂图》也是描绘货郎活动,重彩设色,是仿苏汉之作。吕文英的一生可谓是“义薄云天,寿比南山”。他不仅为中国绘画艺术留下一笔贵财富,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寿星。他于弘治十八年(1505)谢世,享年85岁。
2.绘画风格的形成
从生活环境来看,吕文英是处州(一作描苍,今浙江丽水)人,临近南宋的首府临安(今浙江杭州),明初时,杭州周边仍有不少遗留下来的宫廷画家或承袭其画法风格的画家,将宋代画院精工细冢的画风流传下来。
从明代绘画史来看,成化、弘治时期宫廷绘画兴盛。明初,太祖朱元琼承袭宋制,征召许多画家入内廷供奉,成祖朱棣还试图建立类似宋代的翰林图画院,然基于巩固政权和不谙绘事诸原因,机构和制度都很杂乱。尽管宫廷绘画机构制度远不及宋代完备,然亦行使了画院的职责。
...............
 
(二)《货郎图》的图像分析
吕文英的《货郎图》(图18-21)有春夏秋冬四幅,都是铜本设色。作品中的人物足一货郎和四孩童,货郎担表明绘画主体的身份,不同的植物展现季节的变化。
1.卖货郎和孩童
每幅作品都有一货郎,四孩童,而且孩童都是男孩。《货郎图·春》画中货郎身着淡绿色衣服,头戴帽脚穿青履,裤脚束结,腰间挂有一个葫戸形的配饰,一边吃喝一边击打着银,吸引童子的注意。货郎的身后绘有货郎担,装载着各种各样的小物件,种类繁多,玲玻满目,一孩童就在货郎车偏左的位置,正跑起脚尖伸手去取盒中的吃食。画面的前景绘有二孩童,身着赫衣服的孩童站着玩耍提线傀侃,另一个着深青色衣服的童子聘在一旁看得出祌,傀偶被四条线控制着,孩童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傀儡。
《货郎图·夏》和《货郎图·秋》两幅画中的货郎,面容相似,衣着款式也较为相近,只是颜色不同,夏图货郎的外衫较短,是茶褐色的;秋图货郎的外衫较长,是青色的。夏图,货郎弯下腰,给两个童子中较小的青衣孩童递物品;画而前景中有两个孩童,斗耍着拴在货郎车上的小猿猴。秋图中,货郎头戴两朵花,腰间挂有一个荷双脚交叉而立在货郎担前,好似在休息,而又偏头春向货担边的孩章,一个青衣个红衫,他们都仰若头望着货郎担上的巧们;画面前景两个赉子,一个站着捧着瓶儿往里看,一个跪在一个广的盆边,好似盆中打也,仲手捞取。
...........

 

二、从《货郎图》看明代物质文化...............31
(一)商品经济逐步繁荣..................................31
(二)手工业生产水平发达..............................34
四、从《货郎图》看明代人文风俗..............37
(一)元宵节与灯笼.........................................37
(二)端午节与荷包......................................39
(三)重阳节与鹦鹉、鹤...............................40
(四)冬至日与丝竹管弦...............................41
......................

 

四、从《货郎图》看明代人文风俗

 

(一)元宵节与灯笼
明代正月初八到十七,在北京的东华门外有灯市,灯具制作华美,形态各异,夜间燃灯,蔚为壮观,亲国戚、文武百官,无不身狭重资,前往竞购。
那精巧、多彩的灯火,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同时有珠宝'古玩,香網瓷锦等货物贸易,甚是繁华。宫廷和民问的人们点灯赏月、燃灯放焰、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货郎图·春》画中灯笼表现这一点,灯笼有绣球形的、家禽类的、人物的,等等。正如《宪宗元宵行乐图卷》画卷描绘的是成化二十一(1485年),明宪宗朱见深和家眷在宫内过元宵嘉节的情景,画卷中娱乐节目模仿民间习俗,在宫内假设街市,放爆竹、闹花灯、看杂剧等,在宫廷各处挂着灯笼,还有个灯墙,其中有一组“八仙”的人形灯笼活灵活现。《宪宗元宵行乐图卷》画卷前另幅洒金笼偕书《新年元宵行乐图》赞并序写到:“新年元宵景图。上元嘉节,九十春光之始。万盖明灯,象马人龟异样。贺郎担担,表年年节节之高。乐艺呈工,愿岁岁时时之乐。”
其二,在宫廷有官方组织的“货郎儿”表演。“货郎儿”最早起始于货郎的商业吃喝,与市肆中固定摊位的“叫卖”不同,货郎叫卖声富有旋律,具有特点,逐渐被认可和模仿,衍生出固定曲调,并形成说喝技艺,《水济传》和杂剧《风雨像生货郎日》中均能见到其踪迹。货郎的演出形式在平日里受到人们的喜爱,作为节庆或岁末的表演节目得到欢迎,《武林旧事》卷二《舞队》中记载:“大小全棚愧偶”中有“货郎”,“舞队”是指南宋都城临安元宵节前后上街表演的团体,那么货郎或表演“货郎儿”的团体是其中一种艺术品类,而在宫廷内有官方组织的,包括货郎在内的民间表演团体。
..................

 

结语
本文通过对吕文英《货郎图》四幅作品的分析,在探究艺术特征的同时,对明代社会人文风俗的图像表现做出了阐释。
从社会价值来说,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自身,来源于人创造历史的活动,《货郎图》就是对社会发展的一个见证。风俗画通过图像的方式,把社会人文风俗较为真实地记果下来,宋代画院画家苏汉臣和李嵩的《货郎图》,也都是杰出的作品,但作品并没有明显的表达节令,还不属于节令画。吕文英《货郎图》则是名副其实的节令风俗宫廷绘画,用植物树木区分日?春夏秋冬四季,又用灯笼、香包、鹤鹤、鹤和丝竹管弦,分别表示元宵、端午、日阳以及冬:日四个节令。这类绘画的存世极为珍贵,不仅反映了代丰日的物质文化和人文风俗,史为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以及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虫货的资料。
从艺术价低来说,日文英的《货郎图》以其绘制精雕细塚、内奔丰常多彩、情节生动传神被称赞和认同。风俗画的题材是风俗的,日美趣味和风格也带軒“俗”的特点,但它在芝术水平和格调上也会是高雅的而非低俗的。《货郎图》中整整齐齐、一豪不乱、井井有条的货郎担,看出了吕文英卓越的绘画能力,他竟能把如此繁密的物件安排得如此妥帖,甚至都顺当地挂到货郎担上。作品中描绘孩童们看到新奇古怪、五彩弦目的小玩具,聚猿玩耍,与货郎的注视形成一种动与静的对照。这个生动的场面,如果没有货郎和货郎担作为气氛条件的铺热,就缺乏孩童们的戏耍环境和快乐的来源。..........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