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紧缩货币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3-08-09 16:42:58 论文编辑:linbingkun
导论
 
1.1选题背景、写作目的及意义
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褽平由商业周期带来的经济波动,为经济提供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尽管反对政府干预的声音自凯恩斯经济学以来,一直不绝于耳,但20世纪上半叶凯恩斯主义的成功实践无疑为政府干预经济运行提供了理论和实证的双重支持。在经历了 20世纪20-30年代大萧条之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从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获得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支持,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将政策实践从“供给管理”向“需求管理”转变,并最终坚持通过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在内的宏观政策调整手段,以引导社会需求进而实现政策目标。
由于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中的中枢地位得到不断加强,经济波动越来越多地由金融危机所触发,加上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微调性质,因此,直接作用于资金融通的货币政策常常更多被各国中央银行所采用,以熨平经济波动所造成的影响。货币政策工具最先通过影响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行为,并藉此影响实体经济,促进政策目标的最终达成。大量的经验研究也证实了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的效果。1990年以后,以纽约大学教授盖特勒、卡斯业和斯坦(Gertler,1994;?Kasyap, Stein, 200CP)等人从微观层面研究了货币政策的传递过程,提出货币政策传递的信贷渠道(Credit channel)理论,认为信贷传导机制直接关系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成败。在这一机制中,主要以货币使用权为经营管理对象的商业银行作为主体金融机构,受中央银行政策调整的影响极大。
同时,作为企业的商业银行和作为金融监管部门的中央银行对同一政策工具的理解和利用上是不同的,一方面,中央银行希望银行系统能够全面执行政策工具并从宏观经济运行中收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则期望能从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中获得更多利润,以实现自身战略目标。2008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迅速向实体经济蔓延,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陷入增速放缓和全面衰退的困境。受国际环境恶化和国内经济不佳的影响,中国政府推出了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于2008年11月18日推出了首期4万亿投资计划,为实现質平周期、经济结构优化等目标,自2009年起陆续推出以“产业振兴”为主要手段的逆周期操作。在实体经济总量和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情况下,持续的扩张性政策在中长期必然导致资产价格上涨,进而引致通货膨胀。
在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48个月中,全国CPI出现了 39个月上涨(详见第四部分的分析),出现了严重的物价上涨。与此同时,为对冲扩展性财政政策带来的流动性过剩和克服巨大外汇储备带来的影响,201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从紧的货币政策,其中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2007年1月的9%提升到2011年11月的21%。整个宏观政策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危机初期的扩张性向紧缩性的急剧转变。作为中央银行政策的主要调整对象,商业银行经营业务尤其是以信贷为代表的资产业务受政策影响极大。在政策持续从紧时期,如何强化信贷业务管理,提高业务收益,不仅对于实现政府调控目标至关重要,而且对商业银行持续有效经营和实现经营目标具有重大影响。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市场经济难以摆脱周期波动的困扰,中央银行也必将通过持续的货币政策调整以应对周期波动进行褽平处理。货币政策的逆周期和商业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的特点,使得商业银行既受到宏观环境和微观主体行为的总和影响。因此,对于商业银行在紧缩货币政策背景下的信贷业务经营行为选择进行研究,就不仅仅具有应景性质的当期意义,这也是本文涉此研究领域的意义所在。
 
1.2研究旳思路与论文结构安排
论文分五个章节对紧缩货币政策背景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第一章为导论部分。该部分首先陈述了选题的背景、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必要性,并从紧缩性货币政策、信贷和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三个主要方面构建了该主题下的概念体系。接着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论文的结构安排。导论的第三部分是对于本文的创新与不足进行的总结。第二章是本文的文献综述部分在本部分里,对于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之间的既有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货币政策和商业银行管理的研究理论,笔者发现,既有的研究一方面要么站在政策当局的立场阐述货币政策的合理性,对其有效性进行检测,要么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对相关业务进行阐述,鲜有结合政策当局特定措施和商业银行因应举措的研究,由此引出本文基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环境下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研究主题。第三章分析了本轮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出台背景及内涵。
在本部分内容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本轮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出台背景。2007年以来中国 .货币政策的主要格调为紧缩性货币政策,中间不乏一些特殊时期,政策的微调,但大的方向仍然是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既是中国自身经济周期发展的结果,也是全球经济,尤其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对象——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给中国敲响警钟的倒逼结果。
 
第2章相关的文献综述...........5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5
2.2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一理论综述 ...........8
2.3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一微观基础 ...........11
2.4信贷渠道传导的基本机制 ...........12
2.5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基本框架 ...........13
第3章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出台背景及内涵 ...........14
3.1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出台背景 ...........14
3.2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15
3.3紧缩政策对宏观经济信贷的影响 ...........19
第4章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 ...........22
4.1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分fr. ...........23
4.2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 ...........25
 
结语
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樊平商业周期带来的经济波动,为经济提供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20世纪上半叶,西方世界凯恩斯主义干预大萧条的成功实践无疑为政府干预经济运行提供了理论和实证的双重支持。2008年,源自太平洋彼岸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大衰退,为从衰退的泥潭中复苏,各国政府均大肆干预经济,通过扩张性经济政策力促各自经济的复苏。这场金融危机也给依赖于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中国带来了经济衰退与增速放缓。
2009年,中国政府实施了 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力挽经济颓势。但商业周期有自己的规律,在大量投放货币之后,中国经济迎来了以房价和食品价格为代表的CPI的持续上涨。为了避免持续的通货膨胀危害经济“软着陆”,中央银行接连出台了一系列紧缩性货币政策对虚热的经济进行调控。在间接金融仍然占主导的转轨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调控与实体经济的下行给银行业的持续发展带来重大冲击。对于信贷业务仍然占50%以上的中国银行业来说,如何调整信贷业务就成为克服经政策和实体经济冲击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鲍静海,尹成远.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陈东琪.微调论一走出短缺后的中国经济与政府政策[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3]陈蓉,郑振龙.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傅元略.金融工程-衍生金融产品与财务风险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杜晓山,刘文璞.小额信贷原理及运作[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7]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8]黄建锋,预备金率调整成常规化工具政策效应有待观察[J].中国证券,2007.4.
[9]黄达.金融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0]华金秋.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不良资产新视点[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